青铜器铭文与周代宗法制度新研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2866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法制是周代最主要、最根本的典章制度,是贯穿周代礼乐文化的核心因素,它与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周代社会基本的政治结构。关於夏商两代是否存在宗法制的问题,学术界争论不已,至今未有定论;关於周代宗法制的存在性、典型性,国内学者则没有异议,出土文献中的金文、战国简帛文字材料及传世文献提供了有关周代宗法制的大量信息,鉴於这些,本文将研究重点限定在对周代宗法制的探讨上.周代宗法制度的研究意义在於以下几点:其一,有助於推动周代宗法制本身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周代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组织形式。其二,有助於加深与周代宗法制度相应的社会观念、文化习俗的认识。其三,有助於推动中国早期国家统治形式的研究。本文主要运用出土及公布的金文材料,并与传世可靠文献相结合进行研究,将宗法制的研究扩充至与宗法相应的社会观念、社会习俗的考察,进而考察早期国家的若干特点,以对周代宗法制度以及周代社会结构有新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於:其一,改变以往研究探讨“宗统”与“君统”关系的传统套路,山讨论宗法制度在周初的建立、发展及演变,逐步深入到探讨周代宗法制衍生的社会观念以及社会风俗。其二,进一步探讨一向为人所忽略的宗法制度之下周王、诸侯、卿大夫之间宗法与政治相纠结的关系。其三,“宗法”一词在宗法制实行几千年以後才出现是重要的语言学现象,这关系到对周代社会观念以及周礼的进一步思考和认识,表明先秦时期礼、法不分的制度形式,以及宋以後对宗族发展的重视。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分析了周代宗法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以及几个便於下文研究的重要概念的探讨。其中主要考辨了“宗法”一词的得名过程,指出周代处於有宗法之实而无宗法之名的时期。这是山周代礼制盛行,礼、法不分的社会背景决定的,与“法”相关的社会观念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因此出现这种语言组合方式的可能性极小。而春秋战国到北宋以前这段时期内,宗法在制度上瓦解以後,汉承秦制,实行编户齐民,宗族发展已呈暗流趋势,出现无组织、无秩序的特点,周制少有人提及。北宋以後,变法流行,周制被一些有识之士深入发掘和利用,张载等指出“宗子之法”就是立宗子的原则。   第二章主要探讨宗法制在周代的建立过程,以及山此形成了周代特有的国家结构。通过《尚书·酒诰》、《康诰》的部份内容可以得见,早在周文王治理西土之时,其部份政令就已经有了宗法原则的特徵,是後世宗法制度的雏形,而文王之政亦是周王朝政治制度的基础。到了周公平定三监乱之时,周公通过充实以何为代表的与周王室有血缘关系的功臣贵族的室家力量,来建立王室的小宗,表明周公东征以前就已经有意识地行宗法制了。而东征以後,随着大规模分封的建立,宗法制得以广泛推行,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大小宗关系正式确立,是典型的血缘的政治化过程,而宗法制在有周一代一直和政治结合在一起。宗法制的建立构建了新的周代国家结构,有效地拓展了周王朝的疆域,并增强了周王朝与地方的凝聚力,对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宗法制在厉宣之後不再是维系社会等级关系以及王权的行之有效的制度。   第三章重点考察周代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即宗族内部宗子的特殊地位,以及嫡庶关系等。主要从传世文献礼书对嫡庶权力的理论性记载入手,继而用青铜器铭文证明之。通过彝铭的记载可以得见宗子具有主祭的权力,《作册益卣》等铭文体现礼书中所言“庶子不祭”的情况确实存在;另外嫡庶受教育和任官的情况也存在较大区别,主要表现为嫡子经过考核可以继承祖考的职事,而庶子任职的机会则在於才艺的优秀。文献中“诸子”的含义是理解嫡庶教育之别的关键。但是从青铜器铭文来看,宗族中嫡庶地位以及大小宗关系在周代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常发生变化,小宗上升至大宗的地位,庶子夺嫡子权力而代之,而王权的削弱,社会秩序的变动是导致实际嫡庶地位经常转换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宗子以及对宗族发展起特殊作用的宗子母弟、宗妇的情况。上一章主要谈宗法制下的嫡庶关系,在此章中重点分析宗族中宗子的特殊权力,尤其是从青铜器铭文中宗子的作器规模可以得见宗子在祭祀等各项权力上具有绝对支配地位,并得到其他嫡庶的尊崇与服从。宗子同母弟是宗族中具有特殊地位的成员,位次仅次於宗子,因此决定了其经常成为宗族乃至邦国中的不稳定因素,对继承制等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宗妇的权力和地位是周代宗法制中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对彝铭分析,可知宗妇的权力远远超出传世文献记载的内容,是宗子管理宗族的重要辅助,遗具有联系宗族内外事务的权力。这是周代妇女地位相对於较高的原因所在。   第六章是文章的昇华部分,主要探讨周代宗法制实行以後,在社会中派生的社会思想、社会观念。礼书中记载的宗法觐念可以看作周人理想的统治模式,具有完整性。而《左传》《国语》等典籍中所见的宗法观念又体现了史官对周代传统王官之学以及礼制的维护,主观性的因素较大。而从青铜器铭文中则可以看出不同於传世文献的观念,主要体现在铭文格式反映了浓厚的宗族延续意识,对世系的追述体现作器者对自身地位的强调,以及宗法政治观念、德的观念的传承等等。周代宗法观念的演变经历了制度的贯彻到成为世俗准则的过程。宗法观念甚至对上古宗教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文结语部份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周代宗法制度与周礼关系密切,以朝聘、祭礼、燕礼、乡饮酒礼等为代表,都渗透了宗法制的因素,宗法原则为规范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宗法制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构建了周代国家结构和统治秩序,在政治制度中贯穿着宗法原则。最後,周代宗法制发展的脉络是经历了从制度贯彻到观念深化的转变。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明初以来的湘中地区历经战乱,土旷人稀,吸引了大批外来移民。明初所谓的“江西填湖广”现象正是这一历史背景的反映。伴随着卫所体制的设立与州县收编民户的努力,湘中地方社会秩
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是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华夏化的政治过程。认为这一时期南方的华夏化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大致从秦至汉武帝时期,这一阶段华夏
从考古学角度对丧葬礼俗的研究已经取得许多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都是就丧葬的某一方面展开,鲜有进行全面讨论者:某些重要问题,尚缺乏在全面把握各类资
梁启超提出的妇女解放主张对于后来的妇女解放运动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为当时的女性解放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本文主要探讨梁启超妇女解放主张的几个方面以及这些主张的积极意
贮贝器是滇国特有的青铜器物,是与铜鼓地位相当的“国之重器”,是为滇国王权的象征。其奇特的功能和独特的造型,以及丰富文化的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的价值,从而吸引了
本文以民国前期(1912—1928年)的总统制度作为研究对象.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实行民主共和制度,其中,作为元首制度的总统制引人注目.   本研究分为绪论、民国
定窑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白瓷窑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中国古陶瓷研究的热点,前人著述颇丰。定窑创烧于唐,元代逐渐衰落,烧瓷历史长达六、七百年。在如
摘 要:随钻测井把钻井技术、测井技术及油藏工程技术融为一体,用无线短传方式把井底工程地质参数传至地面,适时做出解释与决策,实施随钻控制。本文以APS公司生产的LWD随钻测井系统为例,介绍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技术特点,及其在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随钻测井 APS 应用  一、引言  随着随钻测井LWD(Logging While Drillin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斜度井和水
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入主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这一时期,清朝统治者为了缓和民族矛盾,维护清朝的统治,加上以前历朝代的重孝传统的传承,更加注重对孝文化的提倡和保障,并且与统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