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华裔文学作为非主流文学在美国当代文坛上异军突起,受到学术界,舆论界的广泛瞩目,以《女勇士》一炮走红的汤亭亭更是炙手可热,成为华裔文学的中坚力量.1976年成名作《女勇士》获全美图书大奖,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受到热烈的欢迎.人们试图从多重视角解读这部作品.关于其主题思想,代表性的评论大致有以下几类,有人认为该书的主要特色是神秘的东方色彩,有人认为该小说的中心是揭示中国妇女的痛苦遭遇,有人认为该小说的主题是沉默与发声,也有学者认为该小说揭示了华裔女性建构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还有人认为其主要介绍了母女关系问题,但很少有人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去探讨其中的成长主题.
"成长小说"一诃于18世纪末起源于德国,主要从男性主人公对自我身份定位的不断追求开始,经历_系列的探寻,最终获得"成熟"与"圆满". 它并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在性格发展时期的经历和冒险故事,更着重描写人物道德和心理发展过程.其主题往往包括成长时期、学年时代、旅行、爱情以及寻找自我身份等方面.
汤亭亭的《女勇士》是一部反映华裔女孩成长和身份建构的作品. 小说通过对华裔女主人公在美国成长经历的描写,揭示了华裔女性在美国社会面对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困境,在两种文化的边缘挣扎、质疑、寻找自我位置的心路历程,因此可以说是一本心理成长小说.然而,汤亭亭的这本心理成长小说既体现了德国成长小说的一些特点,同时又对其进行了一些改写,给这一文类带来了新的发展. 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去探讨《女勇士》的成长主题,以证明《女勇士》是一部德国成长小说的承传与丰富.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框架,主要介绍了成长小说及女性成长小说的兴起、定义、特点及其内容等,为以后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女勇士》中基于传统的成长主题,包括成长的引路人和成长仪式两个方面.这里的"传统"指的是德国成长小说. 作为正面引路人,勇兰、花木兰和蔡文姬勇敢、坚强,为女主人公的成长树立了榜样,并为其指明了方向. 而相反的,另外三个人包括无名姑妈、姨妈月兰和沉默女孩要么沉默被动,要么忍气吞声,代表了女主人公尽量避免去模仿的对象.最后女主人公在引路人的指引下,打破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困境,完成了从沉默到发声的成长仪式.
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女勇士》中异于传统的成长主题.首先,与传统的成长小说中对父系血统的追寻相对比,少数族裔女性作家追寻的是母系精神.母亲形象的回归(重现)促进了女儿的"成长",其次,德国成长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最终基本上都获得了"成熟"与"圆满":与此相反,汤亭亭在其作品中则着重强调了女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及其追寻定位身份的重要性.作品中鬼魂形象的一再出现,说明了在成长过程中重返过去的痛苦与必要.同时,作为一名华裔女孩,女主人公生活在美国主流文化与本种族族裔承继文化两个世界之间,以及男性和女性世界之间,因此,在成长过程中,她不可避免的要遭到种族和性别的歧视和压迫以及文化冲突的困惑.最后,与传统成长小说中着重成长叙事不同,汤亭亭在其作品《女勇士》中把成长与反成长叙事并置,即小说基本上是按照女主人公成长的经历顺序排列的,但其中也夹杂着其它人物如无名姑妈、月兰、沉默的女孩的反成长叙事.
总之,女性成长小说.《女勇士》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它描写了一个华裔女孩在美国的成长过程,体现了德国成长小说的特色;同时汤亭亭又改写了传统定义下的成长小说,赋予其新的主题.因此可以说《女勇士》是德国成长小说的承传与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