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软件业发展至今,已有五十几个年头。大量的应用软件被开发出来。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企业级应用软件存在着技术陈旧、系统结构混乱、文档缺失和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但由于它们承载着企业应用中的关键业务职能,不能将其简单丢弃,它们就成为了遗留系统。遗留系统往往有复杂的结构,用户手册和系统设计文件过时、不准确,对现有系统已经不能提供有效支持。由于遗留系统承载着企业应用中的关键业务职能,我们不能将其简单丢弃,而是需要通过逆向工程,对它进行比代码更高层面的分析,了解它的功能、设计理念以及操作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重用它,降低再开发的成本。自从2000年问世以来,.NET就为软件开发过程提供了一种新颖、高效的编程模型。在该模型下,开发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其特定的开发情景中,而不用过多地关注操作系统底层的处理。它提供的丰富的互操作技术,也使得开发者能够将.NET代码与非托管代码进行集成,以重用现有非托管代码,而不用全部抛弃原有的架构。.NET经历了1.0、1.1、2.0版本的更新,直至现在的3.0/3.5版本,主推Windows通信基础[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WCF)、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WPF)、Windows工作流基类库(WF)技术。其中,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WCF)是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开发和部署服务的软件开发包。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解决方案,以构建跨平台、安全、可靠和支持事务处理的企业级互联应用。本文通过研究遗留系统逆向工程方法,C/S (Client/Server)与B/S(Browser/Server)结构,以及WCF技术和NET平台特点,为以最小成本,最快速度把企业级遗留系统发布到互联网提供了实践指导。本文的目标是通过WCF技术将遗留系统发布到Web服务中。同时,本文还研究了WCF服务的性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