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论”体文研究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oygo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总结三部分。绪论主要梳理了对文体及“论”体的研究,总结了“论”体不同时期概念的变化和与其他文体的区别,同时也对近现代学者在文体方面的研究做了整理,对当前关于文体和“论”体的研究做了大致分类,也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总结部分对先秦“论”体文生成的过程进行了总括。  正文部分分为三章,分别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文本形式对先秦“论”体文的形成进行了阶段性的考察,把握了“论”体文形成的过程,并抓住其主要突出点进行分析。第一章先对“论”字进行了语言学角度的考察,也对“论”字的相关义项进行了总结。接着通过对六经中思维方式的研究,探讨促使“论”体形成的理性思维在六经中的呈现,来说明推动“论”体形成的主要思维在“论”体文成型前已经有很长一段时期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文本之中。第二章主要从行为方式的角度对“论”体进行了研究,把行为方式方面的“论”看成是向文本方式的“论”的过渡阶段。通过分析典籍中的诸子与他人之间的行为和书中议论性的文字,将诸子之“论”总结为五种形态,即议政之“论”、进谏之“论”、论证之“论”、论辩之“论”和评鉴之“论”,也从修辞和策略的角度对诸子之“论”进行了深入分析,接着分析了“论”的行为的特点以及其中存在的缺点,从而确定诸子之“论”在“论”体文的形成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在这其中也确定了“论”的行为的文本趋向。第三章对《苟子》《韩非子》中成型的“论”体文进行分析,以展现出成型的“论”体文的特点,并在风格和章法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也对“论”体形成之后的影响进行了说明。
其他文献
介绍了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微弧氧化机理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电解液体系及电参数对镁合金微弧氧化陶瓷膜生长以及膜层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探讨了当前镁合
克尔凯郭尔一生不幸。家庭生活悲惨加上自身的残疾,使克尔凯郭尔性格内向且敏感。社会和道德对人的压抑和控制,他感受得尤为深刻。所以克尔凯郭尔把虚无、孤独、恐惧、绝望等
卡夫卡被公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他的作品和个人经历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由此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卡夫卡学”。该论文试图以关键词的形式解读卡夫卡及其作品。全文共分
此论文针对杜甫草堂诗歌中的组诗作为研究的范围。“组诗”具备了有效全面诠释的特性;原因,组诗中各别诗篇必须注意连接性,所以它具备相对理性处理与完整性的特质。基于组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