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毒品依赖者与非毒品依赖者的对照研究,了解毒品依赖者的自我评价、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的现状特点,比较两组被试在三方面的差异,分别讨论两组被试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对自我评价的影响,进一步为毒品依赖者在自我评价、家庭、社会支持三方面的戒毒工作提供具体的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d Med数据库查阅有关毒品依赖者、自我评价、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的文献,了解研究情况。在问卷调查前采用访谈法对某自愿戒毒医院住院的毒品依赖者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访谈,选取研究被试。选取51名毒品依赖者以及匹配的毒品依赖者家人、朋友作为对照组,采用自编人口学资料调查表收集被试的一般情况及毒品依赖组的药物滥用情况、社会支持量表评估被试社会支持情况、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评估被试家庭功能特征和个人评价问卷评估被试的自我评价。对数据通过SPSS17.0录入、整理后进行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果:(1)毒品依赖者与非毒品依赖者在人口学变量上具有显著差异(P<0.001),具体表现在婚姻状况、是否有稳定的工作、文化水平和月收入。(2)毒品依赖者在药物滥用方面,初次吸毒年龄在10-30岁之间有84.4%,2011-2017年内初次吸毒的人数达49.1%,持续吸毒0-10年的有68.7%。(3)在家庭功能中,毒品依赖者的问题解决、角色、情感反应、总的功能得分显著高于非毒品依赖者(P<0.05)。(4)在社会支持中,毒品依赖者的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显著低于非毒品依赖者(P<0.05)。(5)在自我评价中,毒品依赖者的工作表现显著高于非毒品依赖者(P<0.05);社会相互关系、自信、交谈显著低于非毒品依赖者(P<0.05)。(6)毒品依赖者的自我评价中的工作表现与问题解决呈显着相关(P<0.05),社会相互关系与总的功能呈显著相关(P<0.05),自信分别与行为控制、家庭总的功能呈显著相关(P<0.05),体育分别与问题解决、情感介入、总的功能、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相关(P<0.05),外表与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呈显著相关(P<0.05)。非毒品依赖组,社会相互关系与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沟通、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以及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都呈显著相关(P<0.05):自信与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程度呈显著相关(P<0.05).:外表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呈显着的负相关(P<0.05);爱情与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与对支持的利用程度呈显着的负相关(P<0.05);交谈与家庭功能的角色、行为控制、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呈显著相关(P<0.05):总的评价与情感反应、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程度呈显显著相关(P<0.05)。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无论在毒品依赖组还是非毒品依赖组中,上述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其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均能显著预测个人评价(P<0.05)。结论:(1)毒品依赖者的婚姻状况不理想,经济来源低下。(2)毒品依赖者初吸年龄集中在青少年和青年时期,将近一半的毒品依赖者在近6年内初次吸毒,累计吸毒时间集中10年内。(3)毒品依赖者的家庭遇到问题难以及时解决,角色责任不明确.对家庭成员出现问题关心不够,总体氛围较差。(4)毒品依赖者的在物质上得到的社会支持以及对来自社会的支持利用程度低。(5)毒品依赖者除工作表现自信度高外,社会关系、自信心、与人交谈的自信都不及非毒品依赖者。(6)毒品依赖者的自我评价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三方面的关系比非毒品依赖者的低,从这三方面可有效防止个体吸食毒品,否则当个体吸食毒品后,改善这三方面也不及吸食毒品前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