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材中Al、Cu元素对X80管线钢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80钢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油气输送管线用钢,长输管道的建设往往是依靠焊接来实现,由于管线钢服役环境极端,气候恶劣,易导致其焊接接头部位失效而破裂。本文针对含硫工况下的X80管线用钢,通过设计焊材中Al、Cu元素含量来制作焊条,对X80管线钢进行手工电弧焊焊接,通过成分分析、金相观察、硬度测试、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硫化氢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试验、浸泡腐蚀试验和氢致开裂试验,研究了焊材中Al、Cu元素对X80管线钢焊接接头组织成分、力学性能及含硫环境下的耐蚀性能的影响。焊缝组织成分分析表明:随着焊条药皮中Al、Cu元素的增加,焊缝熔敷金属中两种元素含量相应增加,当药皮中Al、Cu含量分别达到8%时,焊缝两种元素含量分别达到了0.83%和1.16%;焊缝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素体、多边形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在一定范围内,随着Al、Cu元素的增加,焊缝组织中针状铁素体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Al、Cu含量过多时,针状铁素体转变为多边形铁素体,组织粗化,分布不均匀。力学性能试验表明:当焊材单独含A1时,随着药皮中Al元素含量的增加,焊接接头硬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升高,而冲击韧性先升高后降低,Al含量为4%时,即熔敷金属中Al含量为0.27%时,韧性最高;当焊材单独含Cu时,随着药皮中Cu元素含量的增加,焊接接头抗拉强度逐渐升高,硬度和冲击韧性则先升高后降低,Cu含量达到6%时,熔敷金属中Cu含量为0.95%,此时韧性最高;当焊条药皮中同时含有Al和Cu且其总量为8%时,含有2%的Al和6%的Cu的情况下,焊缝金属强度及韧性均达到最高值,此时焊缝金属含Al为0.17%,含Cu为0.94%。硫化氢环境下的腐蚀试验表明:在电化学腐蚀环境下,焊材药皮单独含Al为6%时,X80钢焊接接头具有最小的腐蚀倾向,含量为4%时则具有最低的腐蚀速率,单独含Cu为2%时腐蚀倾向最小,含量为6%时腐蚀速率最低,若药皮中Al、Cu总量为8%,含2%的Al和6%的Cu时,焊缝的电化学腐蚀倾向和腐蚀速率均较低;在硫化氢均匀腐蚀环境下,随着药皮中Al、Cu元素的增加,X80焊接接头在饱和硫化氢环境下的腐蚀速率均先降低后升高,焊条药皮中单独Al含量为2%时,腐蚀速率达到最低值0.4843mm/a,此时焊缝熔敷金属中Al含量为0.15%,药皮中单独Cu含量为4%时腐蚀速率达到最低值为0.4895mm/a,此时焊缝熔敷金属Cu含量为0.67%,若药皮中Al、Cu,总量为8%时,则在2%的Al和6%的Cu情况下,焊接接头具有较低的均匀腐蚀速率;在硫化氢氢致开裂试验环境下,所有试样观察面均未观察到氢致裂纹的产生,当焊材药皮中Al或Cu含量为8%时,焊缝中Al含量达到0.83%,Cu含量达到1.16%,均不会导致材料的抗氢致开裂性能的严重恶化。
其他文献
<正>关注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几何知识的整体性和互补性,用具体的试题为载体考查几何思想和几何方法,是我们深入理解几何应用性问题的关键.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
资本异质性导致同样数量的FDI可能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产生不同的影响。基于我国地方政府激烈引资竞争的客观事实,笔者从FDI质量角度出发,使用我国1998年~2008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深入。三维视景仿真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
1临床资料患儿女,3个月。左腰部腋中线处发现黑色肿物10d,红肿3d。10d前,患儿家长无意中发现患儿左腰部一粟米粒大小的黑色肿物,渐增大至绿豆大小,期间洗澡2次,肿物未见明显
期刊
2019年12月7日,在福州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中医药科技大会暨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开幕式上,《世界中医药杂志》英文刊(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
在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中,中小成本的喜剧电影由于主动顺应电影产业政策的引导以及受众心理的需求而备受青睐,从《疯狂的石头》到《人在囧途》再到《失恋33天》,中国喜剧电影
本文采用等离子熔覆的方法在45钢基体上获得Ni60和Ni60+35%WC两种涂层,借助SEM、X射线衍射和EDS研究了涂层纵截面和横截面的显微组织、涂层的相结构以及涂层不同区域的组织特
高塔法是目前电站凝结水精处理普遍应用的技术。文章探讨了精处理高塔分离再生工艺中树脂填装、污染物去除、酸碱再生等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针对目前高塔法一些
本文依托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面向汽车制造的数控组合机床可靠性提升技术,主要开展加工汽车风扇离合器壳体的数控组合机床可靠性分配研究。论文以数控组合机床加工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