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脉冲释药系统在时滞前不释药,而时滞后药物却能迅速完全释放的特点,将其作为中枢兴奋药莫达非尼的载体,制成莫达非尼脉冲控释片,以期对军事领域和社会部门产生一定的意义。建立了HPLC法用于莫达非尼脉冲控释片的含量测定、体外释放度测定及体内血药浓度测定。在处方前研究中,对药物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考察,测得莫达非尼72h后在水、0.1mol/L盐酸、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42.52、45.06、33.57μg/mL;高低两个浓度下测定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47.47、50.58。主药与辅料的相互作用试验表明,药物与辅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进行了大鼠在体肠吸收试验,结果表明:莫达非尼在小肠段吸收较好,在结肠段吸收较差,适于制成时滞2h的脉冲控释制剂。对影响药物释放的片芯辅料进行了考察,确定片芯处方为:羧甲基淀粉钠(CMS-Na)、微晶纤维素(MCC)。对影响药物时滞和脉冲时间的包衣处方进行了考察,确定包衣处方为:Eudragit RS 100、Eudragit RL 100为包衣材料,丁二酸为致孔剂,柠檬酸三乙酯(TEC)为增塑剂,95%的乙醇为包衣溶剂,包衣液浓度为4%。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药物释放10%的时间(时滞)和脉冲释药时间(药物释放10%到80%的时间)为评价指标,优化筛选出最佳包衣液处方。此外对影响药物释放的包衣工艺因素进行了考察。对制剂的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制剂在强光、高温、加速、留样试验中稳定性较好,但对高湿较为敏感。从时滞及脉冲释药时间两方面对脉冲释放片的释药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吸水实验考察了包衣膜厚度、致孔剂量、Eudragit RS与Eudragit RL比例对制剂吸水速率影响;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和威布尔分布模型对释药曲线进行了拟合;依据Hopfenberg、Ritger-Peppas方程对药物脉冲释药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药物脉冲释药符合扩散与溶蚀相结合的混合控制机制。利用γ-闪烁显像示踪技术对脉冲释放片在人体内转运及崩解释药行为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包衣片在回盲部完全溶散,体内过程具有脉冲释药特征。以普通片为对照,研究了脉冲释放片在家犬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脉冲释放片的脉冲控释片的Tmax为6 h,Cmax为3.643μg/mL,延迟释放时间Tlag约为2.5 h,脉冲释药时间约为2 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78%,体外释药与体内吸收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