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研究分析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xha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框架结构在各类建筑中广泛应用,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越来越引起重视。我国规范对框架结构的设计要求为“强柱弱梁”,即结构进入塑性阶段时,塑性铰出现在梁端,屈服后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保证结构不会倒塌,同时结构的塑性变形也可耗散地震能量。大量震后资料显示,框架结构对地震的影响反应没有达到预期的“强柱弱梁”要求。震后大部分框架柱破坏严重,轻者结构倾斜,重者形成层间侧移机制,导致整体倒塌,框架梁的破坏则明显较轻。本文将针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为了研究结构的破坏机制,本文对结构采用Pushover分析,首先介绍了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及SAP2000有限元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充分满足本文研究目的的需要。框架结构不能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原因有:(1)梁端实际超筋;(2)现浇楼板对梁的加强;(3)柱的最小配筋率和最小配箍率偏小;(4)柱轴压比偏大。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目前对框架柱强度的要求不够。针对该问题,本文以实际框架结构工程为例,严格按照我国规范进行设计,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Pushover分析,得到结构的塑性发展过程。之后对结构从四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增大梁柱混凝土强度级差;第二,增大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第三,增大梁柱配筋级差;第四,增大柱截面面积。然后分别进行Pushover分析,观察塑性发展过程,发现除增大梁柱混凝土强度级差外其余三种方法都能改进结构破坏机制,实现强柱弱梁。此外,本文还对几种方法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发现增大梁柱配筋级差增加的成本最少,增大柱截面面积增加的成本最多。并且增大梁柱配筋级差可在现有规范下使用,是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最后,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震后破坏较轻,剪力墙虽然有部分开裂或倒塌,但主体框架无严重损坏的现象,将结构改进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并对其进行Pushover分析,观察塑性发展过程,对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良好,破坏机制也比较合理,符合设计期望。
其他文献
钢筋锈蚀是降低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它不仅会使钢筋的强度降低,还会对周围混凝土产生锈胀力,引起混凝土开裂等危害。当混凝土受压区钢筋锈蚀时,锈胀力会使混凝土产生环向
型钢混凝土(SRC)悬臂深梁是在普通钢筋混凝土(RC)悬臂深梁的基础上加配型钢或钢板而形成的钢-混凝土组合梁。SRC悬臂深梁具有刚度大、承载力高、截面布置灵活,容易满足不同的
随着基础建设规模的扩大,黄土地区的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尤其是强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问题,对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都提出了一系列挑战性的课题。正确地选择相似材料是能否正确
由于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塑性、韧性好,还具有很好的耐火安全性,良好的抗震性能等优点,在国内外迅速发展,应用前景广泛。但是,对钢管混凝土节点的力学性能的研究还比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肩负着历史重任。然而由于建筑业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监管制度的缺陷,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
本文针对贫混凝土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这种“刚+刚”的结构型式易产生早期断裂破坏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在贫混凝土基层与混凝土路面板间增设柔性功能层的“刚+柔+刚”路
现代GluBam结构是第一次将竹篾胶合而成的板材应用于建筑结构领域。由于GluBam材本身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加工性能,这为该新型建筑形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试验和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老旧建筑已不适应现阶段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对其进行改造升级日益受到重视,砌体结构底部大空间改造便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而在砌体结构大空
PEC柱是在型钢两翼缘之间填充混凝土而成的新型组合构件,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经济性优越等优点,应用前景良好。由于PEC柱型钢翼缘外露,在火灾中极易发生屈曲,进而引起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高速增长,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恶化之间矛盾的问题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