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氨酸高产菌株高通量筛选体系的构建和应用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olleage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氨酸(Threonine)是人和动物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之一,广泛用于农业、医药和食品等行业。随着苏氨酸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和利润率的下降,尽快提高菌种生产水平尤为重要。理性设计和代谢工程改造是提高菌种水平的重要方法,但是确定进一步改造的有效靶点非常困难;传统的随机诱变和筛选方法效率较低。已有少数利用生物传感器实现高产菌株高通量筛选的报道,但到目前为止并无苏氨酸生物传感器的报道。本研究将构建苏氨酸生物传感器,并应用于苏氨酸高产菌株的高通量筛选。本实验室前期的蛋白组分析发现Escherichia coli MG1655在添加不同浓度苏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时,细胞因响应环境变化,其胞内蛋白表达水平发生变化。本课题首先对该蛋白组数据进行分析,并挑选出受苏氨酸诱导的目标基因及其启动子。以LacZ为报告基因,以胞外添加苏氨酸和胞内自身合成苏氨酸为诱导物,对目标启动子进行了诱导性实验测试,发现在苏氨酸生产菌株ThrH中融合启动子cysJHp受苏氨酸诱导。然后构建了以绿色荧光蛋白egfp或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为输出信号的受cysJHp控制的苏氨酸诱导型生物传感器,并利用流式细胞仪验证了基于egfp的生物传感器对苏氨酸浓度的响应性。之后将cysJHp-egfp生物传感器应用于苏氨酸生产菌株ThrH突变库的高通量筛选,基于荧光的细胞分选初步获得了 465株突变株,经过深孔板发酵验证和高效液相检测进一步得到44株高产菌株,挑取3株突变株进行了 5L发酵罐发酵验证,其中ThrH-27总酸比出发菌株提高了 8.14%,转化率(W/W)提升了 7.24%;而随机挑选的对照组没有得到产量提升的突变菌株。该工作表明利用基于苏氨酸生物传感器的高通量筛选方法阳性克隆筛选效率显著高于随机筛选方法。本研究构建了一种高效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利用由代谢物诱导型启动子和信号基因构成的生物传感器可以用于筛选其它代谢物高产菌株。
其他文献
目的对人体形态学科教馆的完善建设进行探索,加强科教馆的建设和科普开展。方法本文对科教馆的受众群体进行问卷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建设公众号"数字化人体解剖学科教馆",围绕
三叠纪时期扬子板块俯冲碰撞华北板块形成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苏鲁造山带,而苏鲁造山带对于研究大陆造山作用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天然优势;同时苏鲁造山带在新元古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地质过程,也是扬子板块保存新元古代构造-岩浆事件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是研究扬子板块北东缘新元古代时期地壳演化,以及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良好载体。本文以连三岛变质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锆石U-Pb定年,锆石Lu-Hf
我国页岩气可采储量丰富,经济、高效地开采页岩气可以有效地降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目前,水平井钻井和储层压裂改造是开采页岩气的关键工艺,可大幅度提高页岩气开采速度和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高铁运营安全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实现高铁的安全运行,需对高铁供电系统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以降低高铁非正常运行带来的损失。高铁供电系统的实际运行环境恶劣且多变,传统的静态风险评估无法体现外部环境、设备状态等信息改变对系统风险造成的影响,同时也无法描述高铁供电系统风险演化扩散至运输层面时造成的影响。为了对不同运行条件下高铁供电系统进行更加精准的动态安全风险估计,
本文主要针对非阿基米德2-模糊2-赋范空间上的Aleksandrov问题即等距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类非线性积分方程(非线性Hammerstein积分方程和非线性Volterra-Hammerstein积分方
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噪声影响小、风速稳定且持久、不占用耕地、无视觉污染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传统吸力基础是一种底部开口,顶部闭合的大型钢制圆桶结构,可作为海上风电塔架的基础,首先在自重作用下部分桶体切入海床,形成内部密封的空间,然后逐渐抽出封闭空间内水体,使得基础继续下沉到预定位置。裙式吸力基础在传统吸力基础顶部外围上部增加了一个长度较短的“裙”桶,可增加其水平承载力并限制水平侧移增长,
水合物的生成、生长、聚集和堵塞,给深水油气管道内的油气集输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水合物在油气管道壁面的生长严重制约了海上油气的开采,目前对于水合物在管道壁面生长沉积
高温热害已经成为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矿用降温系统及设备的研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考虑矿井的高温高湿高粉尘环境,保证翅片式空冷器的长效运行显得十分重要。针对目前翅片式空冷器积尘状态下换热效率低、通风受损的问题,本文以翅片式空冷器翅片表面抑尘降尘为研究目标,提高翅片式空冷器对积尘的承受能力,间接提高了空冷器的换热效率,对翅片间距和翅片材料进行了优化。本文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粉尘的运动性质及规律,从
为了提高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将支路交换算法与变邻域搜索算法融合为一个两层算法用于配电网静态重构,并将改进的仿射传播(Affinity 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用于配电网动态重构。通过仿真和对比分析,验证了重构算法的优良性能。首先,论文研究分析了基于节点分层的前推回代潮流计算算法和考虑风力发电机随机出力的重构场景模型。采用节点分层策略分析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并基于此策略进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国内部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油井采出液的含水率超过95%,提高油井的产量是保持油田稳产或者增产的重要途径。在提高排液量的过程中,往往会导致油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