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如果养老问题解决不好,这会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政治的稳定。当前,中国的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预计到2050年,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会达到4亿,可以预见到今后需要养老服务的人口将不断增加,养老需求将出现“浪涌”。面对日益趋向严重的老龄化困境,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不健全的问题逐渐凸显,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因此本文选择以养老服务体系为切入点,第一章主要是对前人研究内容的总结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的阐述。文章的第二章首先阐述养老服务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内涵,接着论述了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社区照顾理论和社会嵌入理论。接着重点分析了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和存在的不足。本文采用的是分类分析的方法,将养老服务体系分为养老需求体系、养老供给体系、养老管理体系和养老支持体系四个子系统,通过分别论述四个子系统所包含的内容来论述整个养老服务体系所包含的内容。紧接着论述了当前养老服务体系所存在的不足,同样是分别从养老需求体系、养老供给体系、养老管理体系、养老支持体系四个子系统分别分析各自的不足,从而总结出整个养老服务体系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精准化养老服务体系。在文章的第三章论述了精准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内涵。借鉴“精准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实现途径提出了精准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实现途径:精准化识别、精准化供给、精准化管理和精准化支持,分别对应的是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养老服务需求体系、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和养老服务支持体系。在第三章的第二节,本文对精准化实现的具体途径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养老服务需求体系的精准化识别、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的精准化供给、养老服务管理体系的精准化管理和养老服务支持体系的精准化支持。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当下,已经有很多互联网与民生相结合的实践,同时“互联网+”本身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实现资源有效分配、促进共享经济的发展的特性,与本文提出的“精准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需求不谋而合。因此本文的第四章将“互联网+”单独列出来,作为精准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新手段进行分析。本文首先论述了“互联网+”的涵义,紧接着通过分别论述“互联网+”与养老服务需求体系、供给体系、管理体系和支持体系的具体结合,阐述了“互联网+”在精准化养老服务体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在第四章的最后,文章选取了“互联网+养老”的典型方式:苏州姑苏区的“虚拟养老院”案例进行分析,描述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和具体做法,从实例的角度论证了“互联网+”对于精准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