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自我解释及其批判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IceMi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发展中的学生。一段时间以来,“教师教学行为”已逐渐成为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推进,一部分学者从“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方面为教师教学行为提供应然的规范,另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教育实践中的“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力图通过反思错误、制定对策来规避“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发生。本研究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自我解释,剖析共同取向与根本缘由,探讨“为学生好”的自我解释在失范者看来何以成立,进而试图找一条规避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出路。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内容概要如下:第一部分梳理已有文献发现,“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归因表面化,由此失范对策效果不佳。据此研究现状,本文确定了从理论解释至自我解释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从“行为失范”的理论解释出发,发现其解释的困境,是一种“他者”的分析,因此难以改变失范行为。从而把目光转向“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自我解释,发现其是“教学行为失范”的深层依据。第三部分结合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分类,进行访谈,对各类教师行为失范的“自我解释”进行剖析,找到“自我解释”的共同取向和根本缘由,那就是“为学生好”。第四部分从教师应该“为学生好”,教师知道学生“如何是好”到教师可以让学生“现在不好”,层层递进式的阐明“为学生好”的自我解释何以看似成立。第五部分立足文化背景,批判“为学生好”的自我解释,尝试找到一条规避教师教学行为失范之路。
其他文献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且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才,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发展、建设之大计。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何吸引优秀生源前来学校就读,以及学生选择就读什么样的高校已成了各高校招生部门和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视景仿真作为虚拟现实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旅游观光、虚拟战场等各个领域。本论文针对三维场景的可视化问题,对视景管理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探讨了
培养免费师范生是教育部门一项重要的措施,展现出国家对师范教育的重视,提高教师质量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它向公众表明:教育部门要用一系列政策来吸收优质学生报考师范专业
为研究人格测验的项目反应过程与数据分析方法,该博士论文选取了生活取向测验(LOT)及其修订版(LOT-R)作为例子。因为这两个测验具有典型人格测验的特点,即项目数少,并由相同数量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