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高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发展中的学生。一段时间以来,“教师教学行为”已逐渐成为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推进,一部分学者从“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方面为教师教学行为提供应然的规范,另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教育实践中的“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力图通过反思错误、制定对策来规避“教师教学失范行为”的发生。本研究分析“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自我解释,剖析共同取向与根本缘由,探讨“为学生好”的自我解释在失范者看来何以成立,进而试图找一条规避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出路。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内容概要如下:第一部分梳理已有文献发现,“教师教学行为失范”归因表面化,由此失范对策效果不佳。据此研究现状,本文确定了从理论解释至自我解释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从“行为失范”的理论解释出发,发现其解释的困境,是一种“他者”的分析,因此难以改变失范行为。从而把目光转向“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自我解释,发现其是“教学行为失范”的深层依据。第三部分结合教师教学行为失范的分类,进行访谈,对各类教师行为失范的“自我解释”进行剖析,找到“自我解释”的共同取向和根本缘由,那就是“为学生好”。第四部分从教师应该“为学生好”,教师知道学生“如何是好”到教师可以让学生“现在不好”,层层递进式的阐明“为学生好”的自我解释何以看似成立。第五部分立足文化背景,批判“为学生好”的自我解释,尝试找到一条规避教师教学行为失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