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模式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国家公园在全球快速发展并广受欢迎与认可,但对中国而言“国家公园”仍是新生事物,“国家公园体制”也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中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建构向上关系到中国整个保护地体系的重构,向下涉及到国家公园这一类型保护地的建设实践,是一个兼有理论与实践而且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当前,“国家公园体制”一方面理论根基不稳,普遍存在各种分歧;另一方面顶层设计又未触及关键矛盾,导致各级政府在推动国家公园试点区的改革上步履艰难。如何以国家公园体制建构为契机,探索路径实施策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进而完成整合中国保护地体系的目标是本文选题的目的,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从“保护、利用、公益”三个维度入手,对比分析了日本、美国、英国以及中国云南国家公园模式,总结并提出了中国国家公园的“开化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人口稀疏地区的“云南模式”和人口密集地区的“开化模式”,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浙江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分别从建设过程、建设机制两个方面对“开化模式”的实践进行了总结与研究。同时引入定量研究方法,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围绕“开化模式”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针对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最后总结了“开化模式”的经验特征。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公园具有“国家主导性、保护性与公益性”三大共同特征,但也普遍存在“保护、利用、公益性”的对立问题。通过对日本、美国、英国、中国云南国家公园的对比与总结后发现“国家主导性”是确保实现保护与公益性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国家主导性不足,就必须以“发展”来促进国家公园的保护性与公益性,对于中国国家公园而言也是如此。(2)“开化模式”以国家公园外部全域旅游发展的方式支撑国家公园内部的保护性与公益性。与“云南模式”相比,其以地方的“发展”替代缺失的“国家主导性”,并在国家公园的公益性与保护性上有所突破。(3)通过对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过程、建设机制、建设效应的总结与分析,总得来说,开化在实施了国家公园试点以后,经济效应突出,社会效应明显。(4)国家公园体制不仅仅是一个生态保护的问题,更应该是一个城乡发展的问题。开化钱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对于我国人口密集地区探索国家公园体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开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推动开化城乡旅游经济的发展,是统筹国家公园保护、利用与公益性的创新模式。(5)“开化模式”的经验主要有:生态保护与城乡发展的统筹兼顾、人口密集地区有利区位的实施保障、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强力支撑、“多规合一”的协调完善。本文正文共约48 000字,图表39幅。
其他文献
间断有限元方法是集高分辨率有限差分方法和有限体积方法的优点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值方法,自八十年代末,引起了一些数学家们的注意,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应用这种方
扦插繁殖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无性繁殖材料年龄效应的累积会导致品种退化。因此,开展白杨扦插材料年龄效应生化机理的研究,对促进白杨无性系
为掌握近期设计建造的新型日光温室的保温采光性能,以青海省传统砖混结构日光温室为参照,持续监测了设施蔬菜越冬生产过程中的日光温室空气温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对3种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去国外旅游渡假的人越来越多。本刊将不定期地向您介绍一些旅游知识。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material life, mor
期刊
由于人类对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类传统非可再生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与消耗,生态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成为了目前面临的两个重大难题,因此开发和利用环保、高效、可持续的新能源是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企业员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本文从对境外企业员工的心理压力调查分析入手,探索境外员工心理管理的有效方式方法。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在乳腺癌患者骨髓与外周血中的表达以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且为后期化疗方案有效性的监测做前期工作。Ck19mRNA主要表达于上皮来源的细胞
第三方惩罚是指未受到不公正事件损害的第三方为了维护公正,对违规者实施的惩罚行为,我国的一句古语:“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以对其很好地诠释。它是人们追求公正、维护社会
高职英语教学应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院实际,以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能人才为宗旨,开
霜冻在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中较为常见,对各地区农业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宁夏是霜冻灾害易发区,霜冻往往会造成该地区农产品质量降低、产量受损等后果。防霜作为农业防灾的必要手段,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传统防霜措施单一、设备布施复杂,仍无法满足农业防霜需求。为解决单种防霜措施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本文结合农业物联网技术与远程控制技术,开发可以灵活调配农作果棚资源,具备多手段融合的防霜预案,实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