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人类历史,寻找大国兴衰的奥秘,我们就会发现,当一个国家强盛的时候,往往都有一种统一而坚定的主导价值观来维系,它构成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容。相反,当价值观走向分裂的时候,国家也就分崩离析,动乱不止。有一些民族之所以能历尽苦难而不衰,始终保持着一种凝聚力和活力,同他们保持着一种稳定、坚定的价值观直接相关。一种健康、稳定的价值观是社会的财富与财产,也是社会和谐与安宁的增强剂、润滑剂、稳定剂。在全球化价值观冲突的过程中,中国传统价值观受到西方价值观的猛烈冲击,给人们的内心造成了精神的动荡或精神空虚,而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人们的收入差距扩大,利益上的冲突和矛盾也在加大,而社会保障和社会调控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建立和健全。人们在价值观上的冲突也不可避免,表现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失落,人们行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背离。如何把冲突与矛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并且使主导的价值观在与各种价值观碰撞中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相互交融,达到合而不同,这是社会稳定和有序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当前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对于价值论的研究,是与中国社会转型引起的价值多元化及其冲突联系一起的。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价值论的研究的重点首先是集中在认识论上。在20世纪90年代对于价值论的认识论研究又逐渐深入,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变动所引发的人们观念的剧烈运动,我国学者开始了对价值观的研究,对价值观与社会变迁、价值观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值观的多元化及其冲突进行研究。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以全球化为背景,面对各种文化交<WP=3>流过程中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相互冲突与碰撞,并逐渐产生融合趋势的现实,试图从文化角度,进行理性的思考,寻求一种和而不同的全球认同的价值观。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与发展,社会发生大转型的今天,我们能在对中西方价值观进行客观理性地比较之后,以中国传统价值观为基础,借鉴西方价值观,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与发展的全新的价值观.本文主体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从全球化中文化冲突与融合进一步谈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的问题。对价值与价值观概念进行界定与分析。首先,“主体——客体”的逻辑关系中来思考与界说价值。价值的本质规定是在主客体关系中,客体是否按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的需要”。其次,依据价值来定义价值观是指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性质和意义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比较确定的心理和行为取向或心理和行为定式。价值观的特点是主体性、超知识性、多元性。价值观与社会发展变迁有密切的关系.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不仅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对这个社会的发展起到规范、控制和创造的功能。所以我们特别重视价值观的研究尤其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建构。第二部分通过对中西方价值观的比较,对中西方价值观有一个清晰系统地了解。首先,将本文论述的中国价值观限定为中国传统价值观,主要指以儒家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天人合一的自然观2.性善论为主导的人性观3.以群体为本位的道德观4.崇尚大一统,缺乏民主的政治观。其特点是强调道德性即整体性;伦理性即等级性;绝对性即一元性.其次,相对应于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的内容包括:1.天人相分的自然观2.性恶论为主导的人性观3.以个体为本位的道德观4.追求民主强调多元的政治观。其特点是强调功利性即实效性;合理性和相对性与多元性。 <WP=4>第三部分,主要在前文的基础上分析中西方价值观冲突的表现、实质与根源。首先,价值观冲突的表现为四方面: 1、价值的评判标准不同——义利观的不同2、行为准则的不同——自由观的不同 3、追求的目标不同——幸福观的不同4、行为制约机制不同——政治观的不同。其次,价值观冲突的实质为价值观主体利益冲突的表现,其中决定因素是经济利益。最后,价值观冲突的根源有历史文化的原因,政治经济的原因以及科技革命的原因。而文化霸权主义是文化冲突的直接原因。 第四部分,分析全球化下中西方价值观的相互影响与融合。首先,肯定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于人性具有共同点,人类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具有共同点以及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人类必然会有价值认同的趋势。价值认同的方式有强制认同、引诱认同和交流认同。其次,在全球价值认同的过程中,中西方价值观必然会相互影响与作用。1.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一方面有积极效应①唤醒了中国人的个体意识,增加了竞争意识②诱发了中国的求利动机,开始注重实效、务实的作风③使中国不断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增强了中国人的法制观念,改变传统的人治,注重政治上的民主。另一方面也有消极影响①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容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②往往只看到物质需要,而忽视精神追求,容易产生拜金主义和纵欲主义。③强调个人、崇尚竞争而导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