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吉林省干湿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uh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58-2007年吉林省22站的逐日降水和温度资料,综合经验正交分解和旋转经验正交分解、小波变换、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吉林省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包括降水和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演变特征和气候干湿状况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平均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降水趋于增强,西北部降水趋于减弱;春季和冬季降水趋于增强,夏季和秋季降水趋于减弱;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整体一致性、南北反向、东西反向变化的特点。(2)近50年降水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5mm/10a,具有准3a、准11 a的周期变化,突变点为1983年,四季突变顺序为春、夏、秋、冬。(3)温度呈南高北低的特点分布,近50年呈显著上升趋势,且趋势系数由外向内逐渐增加。(4)年平均温度气候倾向率为0.33℃/10a,表现出准3a、8-10a的周期变化,突变点在1992年。冬季温度升高最显著,四季突变顺序为春、冬、夏、秋。(5)潜在蒸散量呈由南至北逐渐减小、由东到西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年平均值为662mm。不同地区的趋势系数不相同,且分布不规则。(6)近50年潜在蒸散量大都在640-680mm之间且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7.74mm/10a,震荡周期为3-5 a和10a,突变发生在1993年。(7)吉林省干湿指数上升趋势并不明显,但年际变化比较大,最高值在1986年,最低值在1958年,整体表现出3 a和10-15 a的周期,突变发生在1979-1980年。(8)吉林省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界线在1980年前后是不断变化的,湿润区由东南不断向东北、北、西北三个方向延伸,最西端到达吉林省中部,最大移动直径约为100km,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南部两个时段相重合,北部1980年后略向东偏,最大移动直径约为15km,整体表现出湿润区范围不断扩大且更加湿润,半干旱区范围略有扩大且更加干旱的干湿气候特点。
其他文献
本研究调查了玉米自交系Mo17、黄早4及由这两个材料构建的F9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的株高和穗位高两个株型性状,对这两个性状在群体中的表现用SPSS11.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桂枝汤加味治疗脑瘫患儿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西安中医脑病医院住院的脑瘫患儿伴有汗证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
对2002年山西科技发展中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综合国内外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的走向和发展热点、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自身的基础和发
瑜伽运动在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心理压力和发展各项运动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体育课程教学,对瑜伽运动的健康功能加以分析,提出瑜伽运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改善
<正>1研究目的探讨4周最大脂肪氧化强度训练和抗阻力量训练对肥胖青年的体成分及代谢模式的影响。2研究方法招募受试者52人,分为饮食控制对照组(7男8女)、有氧训练组(10男10
会议
从总体上来说,当代汉语词汇研究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已有词语和新生词语。前者往往有从退隐到复显以及意义和使用范围等的变化;后者除数量大、使用多以及涉及面广之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