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58-2007年吉林省22站的逐日降水和温度资料,综合经验正交分解和旋转经验正交分解、小波变换、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吉林省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包括降水和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演变特征和气候干湿状况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1)平均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降水趋于增强,西北部降水趋于减弱;春季和冬季降水趋于增强,夏季和秋季降水趋于减弱;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整体一致性、南北反向、东西反向变化的特点。(2)近50年降水总体上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0.5mm/10a,具有准3a、准11 a的周期变化,突变点为1983年,四季突变顺序为春、夏、秋、冬。(3)温度呈南高北低的特点分布,近50年呈显著上升趋势,且趋势系数由外向内逐渐增加。(4)年平均温度气候倾向率为0.33℃/10a,表现出准3a、8-10a的周期变化,突变点在1992年。冬季温度升高最显著,四季突变顺序为春、冬、夏、秋。(5)潜在蒸散量呈由南至北逐渐减小、由东到西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年平均值为662mm。不同地区的趋势系数不相同,且分布不规则。(6)近50年潜在蒸散量大都在640-680mm之间且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7.74mm/10a,震荡周期为3-5 a和10a,突变发生在1993年。(7)吉林省干湿指数上升趋势并不明显,但年际变化比较大,最高值在1986年,最低值在1958年,整体表现出3 a和10-15 a的周期,突变发生在1979-1980年。(8)吉林省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界线在1980年前后是不断变化的,湿润区由东南不断向东北、北、西北三个方向延伸,最西端到达吉林省中部,最大移动直径约为100km,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南部两个时段相重合,北部1980年后略向东偏,最大移动直径约为15km,整体表现出湿润区范围不断扩大且更加湿润,半干旱区范围略有扩大且更加干旱的干湿气候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