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以太网时钟同步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以太网控制领域的广泛使用,高可靠性和高精度控制成为其关键技术指标,其中以太网分布时钟的同步性是其核心技术问题。因此,如何在工业以太网中对网络中所有主机的时间精确地进行同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IEEE1588协议的纯软件时钟同步精度可达微秒级,虽然可以满足多数工业控制领域对时钟同步精度的要求,但仍然无法满足时间紧要的应用对时钟同步的要求。本论文目的是建立嵌入式网络节点,为IEEE1588协议提供硬件支持,以达到更高的时钟同步精度。   本论文首先结合OPNET网络仿真技术对工业以太网的通信结构及特点进行了研究,设计环型与树型相结合的新组网方案,并验证了其可行性,使时钟同步的网络性能得到优化;其次,基于PowerQUICCⅡ系列处理器MPC8360E硬件平台设计了QUICC Engine block,执行IEEE1588精密时间协议时可以在接近物理层的媒体独立接口(MⅡ)进行时间标记,通过利用UDP协议在网络中传输同步报文,使整个网络的同步时间精度最高可达到纳秒级,为工业以太网的实时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最后,针对环形网络出现的同步偏差经过多次中继后不断地进行累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路径加权反馈的时钟偏差补偿算法对时钟偏差进行补偿,可以在环型网络上实现较高精度的时钟同步。   本论文在搭建的OPNET网络仿真测试平台上,对环型与树型相结合的网络结构进行工业环境仿真,验证了该组网方案与传统的工业以太网组网方案相比,结合了树型与环型网络的优点,既能够获得最小的周期时间,又能获得较好的鲁棒性,具有良好的网络性能。同时对Linux实时操作系统的实现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中包括了制定操作系统的内核、开发驱动程序以及开发实验板测试程序,并实现了基于MPC8360E硬件开发平台的linux系统上IEEE1588协议执行后的主从时钟偏差范围在±300纳秒以内,可以满足要求时钟同步精度达到纳秒级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应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随着三网融合的进程加快,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会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这一切的结果就是人们都对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缆接入技术(EoC)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的关键技术之一,即
本课题是属于铁路安全监控范畴,以提高铁路运输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建立统一规划、集中设置、信息可共享并且维护操作简洁的综合安全监控系统。本课题以中央处理系统的建设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超高频射频识别(Ultra High Frequency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UHF
图像抠像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热点问题。由于应用的需要,近年来前景提取技术从图像分割发展到基于透明度的图像抠像。抠像技术在图像处理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像压缩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IPv6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目前的移动IPv6协议实现大多在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空间运行,不但运行效率较低,而且无法在Android等基于Linux内核
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无线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多,许多宝贵的资源如无线频谱等的情况却在开发和利用上并不尽人意。在OFDM系统和SC-FDMA系统中,传统方法采用了循环前缀来消
作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已成为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作为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关键技术,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相移光栅的双波长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设计,其中双波长、窄线宽滤波的实现,以及激光器结构的设计是研究的重点。从等效谐振腔驻波条件的角度,对相移光纤光栅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