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清洁生产审核的实践大都停留在单个企业的层次上,且清洁生产审核的关注点主要在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清洁生产的理论研究已经拓展到区域层次,本文在区域清洁生产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园区内实际,将审核时仅关注生产过程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及服务拓展,从而探索适合产业园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审核工作效率。产业园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途径有7+1+1条:即原辅材料和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废弃物、管理、员工以及产品和服务。对产品这个途径增加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5+1个环节(原材料采掘、原材料生产、产品制造、产品使用、用后处理以及产品生态设计)去审核;服务这条途径是指从企业提供的服务出发,寻找在满足客户的需求下,能更好的提供服务质量,或者更好的节约能源和资源。采用“点+面”审核方式进行产业园区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对于点上的审核,先把企业分为生产型、研发型、服务型,利用现场考察与资料调查法、近三年原辅料及能源消耗变化法、指标体系评价法、物料平衡法进行审核,并从9条途径去发现企业清洁生产的潜力;对于面上的审核,就是从园区整体出发,寻找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业链,从而达到废物最小化的要求。在审核方案的形成上,增加了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及服务这2条途径出发所形成的方案。这些方案可能对企业自身产生的效益不大,但对其他企业、园区乃至社会有一定的经济或环境效益,这部分效益也应该算作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绩效。最后,将确定的审核途径和方法应用于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的清洁生产审核实践,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并用新的效果核算方法对产业园内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效果进行核算。本文对产业园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途径和方法的探讨,对推进区域层次的清洁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有利于区域清洁生产水平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