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除贫困人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与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政治方向和发展道路密不可分。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就参与救国救民的革命历程,救国就是解决人民的经济、政治地位,解决人民的心理、物质上的贫困问题。可以说,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扶贫史。自党的十八大召开,党中央、国务院便把脱贫工作提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明确指出消除贫困人口事关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是全世界第一个以实际行动实现联合国发展目标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了6亿多人脱贫这一壮举。然而,至2016年我国的贫困人口仍有七千多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贫困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重要因素。十八大召开后,脱贫致富就一直是习总书记最关心的事情。习总书记在湘西调研扶贫攻坚期间正式提出“精准扶贫”。精准扶贫是当前扶贫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研究精准扶贫对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本文研究对象是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的异地搬迁扶贫,通过走访江华县当地政府与贫困人口,深入了解民情、贫困状况等相关情况。在全国扶贫大环境下针对江华县贫困现状与致贫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精准扶贫政策下江华县的扶贫模式与扶贫成效,总结江华县开展扶贫工作以来的经验与不足。全文除绪论和总结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相关理论概念,探讨易地扶贫理论基础。第二章通过介绍江华县的扶贫背景、基本县情、贫困严重状况,对江华县贫困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十八大前江华县扶贫成效。第三章叙述十八大以来江华县主要扶贫方式,探讨江华县的扶贫成效,根据实地调研总结出江华县精准扶贫中主要存在的几个问题。第四章针对江华县精准扶贫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江华县应采取的对策。第五章针对江华县精准扶贫的经验教训,探讨建立针对全国其他类似地区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以及在实施过程应注意的几个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