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得AR患者接受穴位埋线前后VAS、RQLQ数值变化,了解AR患者埋线前后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问卷调查AR患者对于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满意度,探讨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可能因素。方法:本研究开始前,通过阅读国内外关于“穴位埋线”、“变应性鼻炎”、“鼻鼽”、“满意度”相关文献,编制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并进行预调查,检验满意度调查问卷的信度及效度,对满意度调查问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正式研究共纳入62例受试者,均为2016.07-2016.09四川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本研究于每周一或周四下午进行,每2周一次,共埋线2次。分别于第0周、第2周、第4周,第8周运用VAS量表、RQLQ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第8周随访时同时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表。所得数据进行治疗前、治疗后的比较,以此来观察穴位埋线改善AR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调查AR患者对于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满意度,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满意度结果的原因。结果:VAS量表总体症状方面结果显示:治疗前(0周)—第一次埋线后(2周)、治疗前(0周)—第二次埋线后(4周)、治疗前(0周)—随访结束(8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埋线治疗后(4周)—随访结束(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量表单项症状结果显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症状在治疗前(0周)—第一次埋线后(2周)、治疗前(0周)—第二次埋线后(4周)、治疗前(0周)—随访结束(8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埋线治疗后(4周)—随访结束(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QLQ量表结果显示:RQLQ总分、日常生活维度、睡眠维度、非鼻眼维度、实际问题维度、鼻部症状维度、眼部症状维度、情感维度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治疗前(0周)—第一次埋线后(2周)、治疗前(0周)—第二次埋线后(4周)、治疗前(0周)—随访结束(8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埋线后(4周)与随访期(8周)鼻部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维度总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问卷表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严重程度、患者既往治疗满意度与总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宣教影响、服务态度、隐私保护、专业水平、便捷性、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相关(P<0.05)。结论:穴位埋线有助于改善AR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可能因素有:治疗效果、研究人员态度、研究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健康宣教影响、隐私保护、穴位埋线的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