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AM)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以渐进性加重的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为主要表现,目前缺乏有效、安全的保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因副作用大,不能长期使用受到限制。学者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式,包括病灶挖除术、介入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 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等治疗方式。HOFU治疗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治疗肿瘤的无创外科技术,HIFU通过热效应、机械效应及空化效应致靶区组织变性坏死,对周围正常组织不造成损伤,达到无创切除病灶的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但少部分患者治疗后近期痛经症状缓解不明显。LNG-IUS是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与高效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OCP)的结合,在避孕的同时,拮抗异位内膜增生,使子宫内膜变薄呈蜕膜样改变。临床研究表明,宫腔放置LNG-IUS可缓解子宫腺肌病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但对子宫体积的缩小的效果欠佳。临床上需要一种更优质的治疗方案,以期在有效缩小子宫体积的同时提高对近期痛经症状的缓解率。目的:1.比较HIFU及HIFU联合LNG-IN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2.观察HIFU联合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并发症,评估其安全性。资料和方法:1.选择4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HIFU组和HIFU联合LNG—IUS组,每组2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3、6月进行VAS评分,检测血浆P物质,测量子宫体积变化,分析随访中出现的不良反应。2.对比分析HIFU组和HIFU联合LNG—IUS组患者治疗前和VAS评分、血浆P物质含量、子宫体积大小及相关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两组共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整个HIFU治疗及放置LNG—IUS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40例患者均随访6月,HIFU组出现3例(15%)阴道不规则出血,1例(5%)骶尾部胀痛;HIFU联合LNG—IUS组出现4例(20%)阴道不规则出血,以上不良反应均于术后1周内缓解或消失。2两组患者疗效比较2.1疼痛评分比较HIFU组患者治疗后2月痛经VAS评分,由治疗前7.58±1.21,降为3.63±1.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痛经明显缓解,术后2月总的痛经缓解率达80%,其中10例(50%)痛经完全消失;术后3月VAS评分降为2.30±1.00,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共有12例(60%)痛经症状完全消失,术后3月VAS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6月VAS评分基本稳定。②HIFU联合LNG—IUS组治疗后2月痛经VAS评分由治疗前的7.56±1.02降为2.46±0.82,较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17例患者痛经症状明显缓解,HIFU术后2月总的痛经缓解率达85%,其中14例(70%)痛经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3、6月VAS评分基本稳定。③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明显减轻或消失,HIFU组治疗后2、3、6月的痛经VAS评分高于HIFU联合LNG—IUS组(P<0.05)。2.2血浆P物质(S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月,血浆P物质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月血浆P物质水平基本稳定。HIFU联合LNG—IUS组治疗后2、3、6月的血浆P物质下降程度优于HIFU组(P<0.05)。2.3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变化比较两组共40例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后3、6月后子宫均呈缩小趋势,HIFU组的缩小率分别为28.6%、35.4%;HIFU联合LNG—IUS组的缩小率分别为30.0%、35.7%。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体积缩小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比单纯高强度聚焦超声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