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代谢综合征与胃癌患者术后短期结局的关系研究背景:随着人类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以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以及血脂、血糖异常为主要表现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经形成流行趋势。据西方最新的调查显示,该综合征的流行率很高,大约为人群的四分之一。研究表明,它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且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这其中也包括了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成为影响现代人类疾病谱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在西方已经有关于MS与上部胃癌有关的报道,而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都是腹部手术的危险因素,肥胖也增加了手术难度,影响了胃癌患者的术后短期结局。目的:调查MS在胃癌患者中的发生率,分析MS与胃癌发生部位的关系;研究MS对胃癌患者手术操作和术后短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06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史,记录患者入院时血压(Blood Pressure,BP),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值,以及手术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发热时间、排气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计算胃癌患者的MS并发率,将患者分作MS组与非MS组并对两组肿瘤部位、手术情况及术后短期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胃癌患者中共有男性501例,女性205例,平均年龄60.4±12.1岁,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639例,其中男451例,女188例。MS在胃癌患者中的并发率为9.8%,男性患者的MS并发率为8.2%,女性患者的MS并发率为14.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MS组与非MS组胃癌患者肿瘤发生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966),均以下部胃癌最多。两组病人的手术方式及根治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989,0.091),但MS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为185.2±133.4min,长于非MS组167.5±49.6min(P=0.034),MS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要少于非MS组(P=0.034),分别为17.6±10.6枚和21.3±11.1枚,MS组术后发热时间为3.0±1.4d长于非MS组的2.5±1.4d(P=0.01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MS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8%,非MS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MS组病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MS组(P=0.001,0.001,0.036)。但其他如:吻合口瘘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0.345)。MS组病人术前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均长于非MS组,其住院花费也较高(P=0.019,0.033,0.010),两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本组胃癌患者的MS合并率较低,合并MS的胃癌患者的肿瘤好发部位与不伴有MS的胃癌患者并无差异。MS组病人的胃癌手术难度增加,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增加。第二部分代谢综合征与胃癌术后短期结局关系的多因素分析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评价MS及其相关因素对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作用。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份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施行开腹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共639例。统计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包括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因素在内的常见胃癌并发症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有102人发生了不同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5.9%。发生率最高的三种并发症分别为肺部感染(6.9%)、腹腔感染(5.6%)和切口感染(2.8%)。包括联合脏器切除、MS、高血压病、超重/肥胖、MS、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八种因素与本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其中联合脏器切除、MS、超重/肥胖、年龄、手术时间等五种因素被纳入回归方程。结论:联合脏器切除、MS、超重/肥胖、年龄、手术时间等五种因素为本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MS对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较大,应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