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由于器械的发展、手术技巧的提高和不断的实践使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被认为是经得住考验、有效的一种术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因腹部切口小、腹腔干扰小、机体内环境稳定、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深得妇产科医师和患者青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是指子宫切除的所有步骤均在镜下完成,因其技术难度较大,且所使用电外科器械多为一次性设计、费用昂贵,目前尚未在全国普遍开展。带有单、双极凝切功能的高频电刀是腹腔镜基本的电外科设备,费用低廉,操作简单,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使用最基本的腹腔镜器械完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手术技巧、关键操作步骤,单、双极电刀操作要领,避免使用其它昂贵的凝切辅助设备,以普及此术式。方法:对于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住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的11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平均年龄46岁,(35~65岁),1100例患者中有767例子宫肌瘤(69.8%),156例子宫腺肌瘤或合并子宫肌瘤(14.2%),63例子宫功能性出血(5.7%),79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7.1%),35例宫颈不典型增生(3.2%)。106例患者(9.6%)有下腹部手术史(包括子宫下段剖宫产,一侧附件切除及卵巢肿瘤剥除术等)。117例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及输卵管积水等附件疾患。妇科检查:其中子宫正常大小34例,小于12孕周者576例,大于12孕周者490例。如孕5个月大小子宫2例。患者无严重合并症。患者取全麻,腹腔镜下行子宫全切除均由带单、双极电凝功能的高频电刀、德国STORZ腹腔镜系列等最基本的腹腔镜器械完成,并遵循固定的手术步骤。切除的子宫经阴道取出并于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残端及缝扎子宫动脉断端。严格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重量等以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绝大部分病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0例子宫腺肌病手术较困难,其中2例中转开腹手术完成,其余手术均顺利。在这组资料中,有124例患者(11.3%)同时行单侧或双侧附件手术。平均的手术时间(自脐正中切口开始至缝合切口结束)为66±21min(范围为35min至12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在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之前由量筒测得)为134±118ml(范围为10ml至760ml),切除子宫平均重量为314±169g(范围为40g至1000g)。术后进食时间平均为20±11小时。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平均为21±9小时。平均排气时间为27±9小时。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为35±11小时。术后最高体温平均为37.8±0.5摄氏度。平均住院天数为4.5±0.7天。没有病例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患者因手术困难,术中出血较多而输血。2例患者因盆腔粘连严重中转开腹。9例(0.08%)病人术后发生阴道残端出血。120例(11%)病人术后最高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从本组资料来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都与学习曲线相关,重在经验的积累。单、双极电刀是基本的腹腔镜电外科设备,价格相对低廉,可重复使用。只要掌握单、双极电刀的操作要领和关键手术操作步骤,使用单、双极电凝等基本腹腔镜器械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是安全可行的。且患者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与使用超声刀、和或Ligasure行TLH的文献报道近似。使用用最基本的腹腔镜器械行全子宫切除术安全,有效,手术步骤固定,可重复性强,可被普遍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