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以互助、奉献、友爱、进步为核心精神,凭借多样的服务内容,让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通过志愿服务,有助于大学生深化责任认知、不断激发责任情感、磨练责任意志,帮助大学生明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促进责任行为的履行,是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以及实践育人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出通过志愿服务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责任意识的强弱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增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效果,拓宽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途径,为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提供有益指导,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及社会责任感培育现状,重点分析了当前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志愿服务的内容不够完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社会、高校、家庭对大学生责任感培育和志愿服务育人作用认识不全面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局限性等。根据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对策:一优化服务体系,奠定培育基础;二健全各项机制,巩固培育效果;三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培育合力;四加强自我教育,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