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和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已经成为我国主要养殖品种。本实验主要探讨了感染WSSV后罗氏沼虾及南美白对虾生长及免疫调控机理。首先在免疫方面,本实验初步研究了罗氏沼虾感染不同浓度WSSV 45天后,体内3种Toll样受体基因及免疫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南美白对虾感染WSSV病毒14天后,体内相关免疫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在生长方面本实验初步揭示了罗氏沼虾感染不同浓度WSSV 45天后,3种生长相关基因在肝胰腺中的表达情况及南美白对虾感染WSSV 14天后,3种生长相关基因在肝胰腺中的表达情况。三方面研究结果如下:(1)罗氏沼虾感染不同浓度WSSV后3种Toll样受体基因及相关免疫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首先通过RT-PCR检测养殖45d后,各试验组虾3种Toll样受体基因在鳃和血淋巴中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发现WSSV的感染浓度会影响罗氏沼虾3种Toll样受体基因在鳃和血淋巴中的表达情况。随着感染WSSV浓度的增加,罗氏沼虾3种Toll样受体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量会上升。在第五组(1x103copy/ul)中3种Toll基因表达量均达到最大值。从第6组开始,感染WSSV浓度的上升会抑制三种Toll样受体基因的表达量。从不同感染组在不同养殖时间的死亡率上看,随着感染浓度的增加,养殖时间的推迟,罗氏沼虾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当养殖到45d后第八组死亡率达到了70%是对照组的2.8倍。其次本实验中得到pro PO及PO基因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同3种Toll基因相似。结果表明,罗氏沼虾的三种Toll基因均可以参加WSSV感染的免疫应答,在本试验第5组(1x103copy/ul)前,3种Toll样受体基因的表达量会随着感染WSSV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在第5组浓度时达到最大值,但是感染WSSV浓度的进一步上升会抑制3种Toll样受体基因的表达。(2)罗氏沼虾感染不同浓度WSSV后组织蛋白酶L、几丁质酶、胰凝乳蛋白酶基因在肝胰腺中的表达情况本实验发现养殖45d后,罗氏沼虾的组织蛋白酶L、几丁质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基因在肝胰腺中表达情况出现随着感染WSSV浓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其中第五组(1x103copy/ul)3种基因出现了最低值,表明罗氏沼虾在这个感染浓度下3种基因的表达量受到强烈抑制。从表中不同养殖阶段相对增重率和相对生长率可以看出,随着感染WSSV浓度的增加和养殖时间的延长,罗氏沼虾出现生长缓慢现象。(3)感染WSSV 14天后南美白对虾组织蛋白酶L、几丁质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基因及相关免疫基因在肝胰腺中的表达情况本试验表示了南美白对虾在感染WSSV(1×103 copy/ul)14d后,相关免疫基因及生长基因分别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感染WSSV 14天后,南美白对虾的鳃和血淋巴中pro PO及PO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3个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存活个体可以通过提高并维持自身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来维持自身的免疫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