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效率是银行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提高银行业的效率是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外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因此本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本文对银行效率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基本理论剖析。从比较效率与效益的区别入手,分析了银行效率的基本涵义,在此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经济学两个侧面阐述了银行效率研究的理论观点和理论发展。 其次,针对国内现有的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方法的缺陷,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分析,选取合理的投入产出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测度,并根据测算出的效率值提出了非效率银行效率优化方案。 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DEA方法求出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产权性质、资产质量、银行规模和人力资源质量等银行特征变量为自变量,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途径——优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优化资产配置、加快银行业的技术业务创新、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