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磺酰腙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活性初筛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lo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腙类化合物是一类分子结构中含有亚结构(-NHN=C-)的特殊的席夫碱,研究表明腙类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炎、抗菌、杀虫、抗病毒以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理活性。另外,其具有的独特的较强配位能力和多样的配位形式可以衍生出很多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金属配位化合物,近年来腙类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材料科学和检验试剂等方面受到高度重视,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自由基损伤学说,过多积累的自由基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加快其进程。因此,结合对腙类化合物研究过程中发现其所具有的抗氧化能力强、毒性低等特性和优点,寻找更为有效的可供临床使用的腙类抗氧化剂也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鉴于近年来细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寻找新的抗菌药物尤其是可抑制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药物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结合目前的研究发现腙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以及其在配位能力上的优势,我们非常希望从中找到能抑制包括MBLs在内的新的抗菌药物。  结合文献报道和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工作,本课题拟通过合成系列磺酰腙类化合物,并考察其抗氧化能力、抗菌活性以及抑制金属β内酰胺酶的作用,以期发现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一、芳香磺酰腙化合物的合成  方法:采用传统方法以芳香取代磺酰肼和醛(酮)通过亲核加成-消除反应缩合制得目标化合物。  结果:合成出8个芳香磺酰腙化合物,结构均经IR、1H-NMR、MS分析确证。  结论:参考文献方法成功合成8个芳香磺酰腙类化合物。  二、芳香磺酰腙类化合物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方法:采用DPPH法评价目标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评价待测化合物体外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  结果:所有的待测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中LQN-1、LQN-2、LQN-5的IC50接近VitC,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VitC相当,而其他化合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则相对较弱;目标化合物有一定的清除羟自由基·OH作用,其中LQN-8>>LQN-7>LQN-2>LQN-5≈LQN-6>LQN-1>LQN-4>LQN-3,但活性均低于VitC。  结论: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作用,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析,其抗DPPH自由基活性的大小主要与邻甲氧基或乙氧基苯酚的结构特点相关。在苯环上引入卤基可显著增强酚类化合物的抗羟自由基·OH能力,尤其在酚羟基邻位引入溴原子。  三、芳香磺酰腙化合物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杆菌ATCC25922、绿脓杆菌ATCC27853的抗菌活性。  结果:目标化合物中,除了LQN-8在128μg/ml浓度水平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外,其他合成化合物对各种细菌的MIC值均大于128μg/ml。  结论:目标化合物对测试菌抗菌活性不理想。四、芳香磺酰腙化合物体外抑制L1型酶活性研究  方法:从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临床分离菌710中提取L1型金属酶粗液,以头孢硝噻吩(Nitrocefin)为指示剂测试目标化合物体外对L1型酶的抑制作用。  结果:目标化合物中LQN-1、LQN-2和LQN-8对L1型酶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在1.25mmol/L浓度水平时抑制率分别为28.76%、53.05%和31.73%,其他化合物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结论:目标化合物对L1型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很多高校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这一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但是由于缺乏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经验的探索,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和师资力量安排方面有所欠缺。为了开拓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和就业的新格局,高校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打造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创业商务英语人才。  关键词:商务英语;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  创新创业走进校园打破了传统的创业
海关总署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紧密结合职责任务,大力促进贫困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对贫困地区重点企业支持力度,努力做到“三个精准”。  精准选拔培育,提高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能力。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是联通上下的桥梁纽带,是贯彻执行的重要力量。中央作出派驻第一书记部署后,署党组第一时间向河南省鲁山县土桥村、卢氏县南石桥村派遣第一书记,并从五个方面入手支持他们履职担当
本实验运用光谱法和分子模拟法相结合分别研究了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 Calcium, AC)、赖诺普利(Lisinopril, LP)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BSA)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了解能表征阿托伐他汀钙和赖诺普利对BSA的作用机理的关键参数,同时在分子理论水平上探讨这两种药物与BSA的对接模型和药物-BSA复合物的立体空间构象等,阐明其相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