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原绿化建设是当前宁波市江北区推进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绿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江北的城乡环境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绿化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地追求绿化发展速度却忽视了生态景观林的发展。生态景观林作为一种特殊的公益林,是平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水平、为人们丰富休闲娱乐场所、提高地区对外形象、开展城市森林旅游等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受到各地在城乡绿化建设过程中的广泛关注。在推进平原绿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景观林,可以充分结合园林美学、植物配置手法、生态学原理等,创造自然化、多功能、满足人们自然审美需求的生态自然景观。目前,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所欠缺,景观效果有待提升,林区布局也缺乏合理性。因此,需要对生态景观林的概念、功能、特征、树种、抚育、营造等多方面开展深入调查和系统化研究,以发挥其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以森林培育学、植物学、平原绿化规划、风景园林、生态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江北区开展平原绿化建设的具体项目,针对当前地区森林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前期调查、总体布局、植物配置、林地空间结构、抚育养护经营等内容着手,就生态景观林在江北平原绿化中的规划和营造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为江北区生态景观林的建设和规划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撑,使其在能够有效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充分满足江北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态消费的需求。本文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将有助于推进生态景观林理论的完善,营造地区生态景观特色,改善地区生态环境,最终为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共存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