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胶体金和核酸适配体的检测技术及其初步应用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xce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体金微粒是直径为1~100nm的纳米级材料,属于超细胶体金。胶体金微粒既有金属的化学性质,又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同时还具有表面效应等方面的特点。胶体金颗粒的形貌、大小及聚集状态和其独特的光学效应有很大关联。核酸探针由于具有一系列优点,比如:在合成上非常简单,设计上也比较容易,并且在检测时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等,因此在核酸检测中被用作一种重要的检测工具。正是由于上述优势,不断的有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设计了很多具有不同功能的新型检测核酸探针,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分子医学、疾病攻克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段核酸序列,通常是利用体外筛选技术(SELEX)从核酸分子文库中得到的一段寡核苷酸片段。核酸适配体在不同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比如:生物制药、生物传感、纳米技术等。本论文以此构建了基于核酸适配体、核酸探针以及交联金技术的新型检测方法,可以高灵敏度的检测小分子、离子及蛋白质。针对这些,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了工作:1、基于交联金和核酸适配体技术,构建了一种通用胶体金检测多种靶物质的体系。在该体系中,我们发展了高灵敏度检测ATP小分子、钾离子和凝血酶的方法,基于交联胶体金颗粒的原理,通过这种胶体金技术我们可以只用一种紫外分光光度计便可简单地高灵敏地检测到靶物质,甚至直接用肉眼观察颜色判断靶物质的存在与否。与其他比色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只用到了一种功能化胶体金颗粒,检测到凝血酶最低下限为5fM,钾离子的最低下限为50nM,ATP分子的最低下限为0.2nM。该方法方便简单,不需酶的存在,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费用低,具有较好潜在应用价值。2、基于聚合酶置换靶物质的原理,构建了一种超灵敏通用胶体金检测蛋白质的体系。在该体系中,通过设计核酸适配体,在利用交联金和核酸适配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了聚合酶聚合置换靶物质循环扩增反应。当没有靶物质存在时,胶体金、核酸适配体与核酸探针互补杂交,使得胶体金不发生团聚现象,胶体金的峰值不会发生偏移。当靶物质存在时,在聚合酶的作用下,核酸适配体可以与靶物质特异性结合进行循环扩增反应,使靶物质能达到0.5aM的检测下限。
其他文献
明孝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熙御碑位于碑殿正中,碑高3.85米,宽1.42米;龟趺长2.69米,宽1.64米,高1.06米。碑上竖刻“治隆唐宋”4个大字,每个字径69厘米,碑正面右上方镌刻“康熙岁次己
1病例介绍患者,女,22岁,月经正常,非近亲结婚,婚后两年内先后3次妊娠,前两次均于孕40-50天自然流产,顺产一男婴,唇腭裂,足内翻,于产后13天天折。本人体格、第二性征和智力发育均正常,内
抗战胜利初,我所在的国民党某部87师移驻南京下关一带。一日,师部副官处通知我们进城参加一个宴会,参加宴会的有师长黄炎、副师长彭锷等。因军需主任去湖南芷江财务第二分局
介绍了军队中小医院利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引进医疗设备的必要性,分析了融资租赁的优势,最后指出了融资租赁引进医疗设备在提升为兵服务质量、丰富学科技术以及规避资金风险等方面
离退休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特殊性的政治思想工作。本文通过对卫生科研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体会,认为做好离退休管理工作.是为单位领导决策做好基础服务,同时也是对在职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学案导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主题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地说,学案导学是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有助于对传统
为了解无偿献血者中输血传播疾病的血清流行率,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输血传播疾病。笔者对本市2003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后的51254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
1结构特征及主要参数污水处理站的运行与维护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复杂工作,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完成,特别是对于事故的诊断与处置,往往需要专家的介入。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以计
目的:1、研究在人结直肠癌LOVO细胞中,慢病毒转染过表达TCF21对KISS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2、观察慢病毒转染过表达TCF21后,结直肠癌LOVO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等生物学变
木糖醇是一种五碳糖醇,与蔗糖具有相似的甜度,它不需要胰岛素来参与人体的代谢,而且具有良好的抗龋齿性能,因其在食品工业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秸秆年产量高达7亿吨,而藜麦秸秆也是其中一部分,但是相对于其他农作物秸秆,其利用率较低。藜麦秸秆中含有大量的半纤维素,其结构单元中木糖含量较高。将藜麦秸秆中的半纤维素转化成木糖,再进一步发酵生产木糖醇,应用于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