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管理中的生态补偿研究——以常熟东南开发区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1983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生态安全的紧迫需要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平原则的要求,我国亟待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从横向上维护同代人之间的发展公平,并兼顾到代际公平,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生态补偿可消除经济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影响,是环境—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和实现机制,也是博弈分析的集体理性选择,可为生态环境管理规范化、市场化提供制度保障。 本文绪论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和开展生态补偿的意义,并就生态补偿在法律、法规、政策和市场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作了回顾,简单介绍了国外的相关经验。在归纳总结可持续发展量度研究进展,为生态补偿关键问题中的补偿标准提供理论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重点。 本文第一部分是作者就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进行的研究。对生态补偿的定义、含义、基础理论和基本原则以及生态补偿的三个关键问题作了详细论述,系统构建了生态补偿的理论和方法。生态补偿定义指明生态补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出发点是环境公平,包括了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环境公平,生态补偿必须体现这两个维度的补偿。此外,还从生态保护、资源使用、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三方面全面考虑,进一步完善国内学者给出的生态补偿定义。在谁补偿谁的问题上,从生态保护、资源使用和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三方面讨论了补偿的主体和客体,并以水权交易为例简单探讨了产权界定。在补偿多少的问题上,本文选用生态足迹作为价值评估依据,详细介绍了生态足迹的相关概念、评估程序和计算模式,并引入综合生态足迹和空间生态足迹应用于具体地区的评价和预测,拓展了生态足迹的研究尺度和预测功能,用生态效率这一环境胁迫指标作为补偿标准以明确补偿数额。在如何补偿的问题上,宏观地介绍补偿方式及补偿效果,在操作框架和技术上,讨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体系,提出主要的补偿手段和操作改革方向。 本文第二部分为作者以江苏省境内常熟东南开发区为例,在国内首次进行区域开发的生态补偿实例分析的初步研究。在扼要介绍了常熟东南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区域概况和开发活动对生态的影响的基础上,计算了开发区生态足迹现状,预测了开发区建成后的生态足迹,然后从三个关键方面作了开发区的生态补偿的探索研究。 常熟东南开发区在200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3.117hm2,人均可利用生态容量为0.8080hm2,人均生态赤字为2.309hm2。该开发区占用的人均生态足迹高于全球平均的人均生态容量2hm2/人,人均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需求超过其供给能力2.85倍以上,表明该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发展态势堪忧。 常熟东南开发区于202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将为7.861hm2,人均可利用生态容量为0.132hm2,人均生态赤字为7.729hm2。开发区占用的人均生态足迹远高于全球平均的人均生态容量2hm2/人,人均生态生产性土地的需求超过其供给能力58.55倍以上,表明该开发区的生态环境发展态势严峻。 如果按生态效率的单倍补偿,总计应补偿为254.725亿元,其中耕地占用补偿33392.688万元,水域占用补偿501.4万元,其余为其它资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的补偿费用。 本文第三部分为研究结论和围绕生态补偿的三个方面进行的讨论。 我国目前生态补偿的研究才刚起步,多停留在定义、框架、政策机制探讨、西部问题等宏观层面上,局限于点或线的探讨,还没有形成面或更立体的系统的架构和理论方法。本文旨在回顾现有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并以区域开发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的初步研究。
其他文献
本刊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月18日发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表彰2013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通报》。《通报》指出,2013年,全国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坚持正确的舆
本文以山西省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实地考察和现场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自然风景区的旅游环境问题作了剖析,着重分析了引起旅游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分析了不同的利益主体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之中,天津港的建设发展将是滨海新区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将成为滨海新区
循环经济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其核心是把传统线性增长经济模式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发展的生态型经济增长模式。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生态地理区域是认识区域生态与自然环境特征的宏观框架,对研究全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温度条件和干湿状况是决定生态地理区域大尺度差异的关键因素,确定
学位
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可以说是五彩缤纷、错综复杂、无限发展的世界。而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总是有限的,一个人对于具体事物的认识也不可避免会有局限性,不可能一次完成。所以从
兰脉村,地处临高县南部最边远偏僻的山区,离县城40多公里。这个封闭落后的山村,出了一个志在山区致富的带头人——李忠义。他家简陋的三间瓦房和普通民房没有什么两样,但在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要通过课程来完成,不同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往往有不同的课程模式。我国现行的职业学校课程大多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训练面较为狭窄,导致
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科学的相关理论,从产业结构、城镇体系及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协调性三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结合区域经济
本文对数字区域框架与区域系统建模环境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⑴提出了空间虚拟组织的概念;从区域系统的角度来认识数字区域,给出了数字区域系统的和实体区域系统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