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类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创作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su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和社交平台的流行,新媒体时代悄然到来。新媒体语境成为了当前戏剧影视作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传播环境。新媒体意味着速度和新鲜、更年轻的受众群体和更先锋的艺术表达。微纪录片是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为适应受众碎片化需求进行的调整和转型。这种转变使得原本中国纪录片中的大人文、大历史的文化价值观,以更加短小的形式、更加多元的渠道来呈现,再配合大数据算法推送给目标用户,从而实现信息的精准输出与营销。2018年一部百集文物类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横空出世,其精妙的认知视角,注重人文内涵的解说,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再现的历史场景,在每集五分钟的时长内为观众勾勒出一个关于文物的立体空间。以微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上百件国宝文物,将文物历史娓娓道来的同时运用巧妙的蒙太奇手法和先进的数字制作技术与生动有趣的动画相结合,内容耐人寻味,引人反复观看。“视频索引”将中华文明浓缩串联,文物不再是独立的陌生名词,而是成为联通时代的一段段鲜活具体的故事,从中展现出中华文明的演变。该片登录网络平台后,仅在哔哩哔哩网站总播放量达到1602.6万次,弹幕留言达11.1万条。2019年,《如果国宝会说话》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特别奖,代表了近年来我国对微纪录片创作的认可与支持。《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微纪录片形式使得在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有了新的创作样式,该片还运用网络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推广,产生的影响对于我国纪录片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研究其创作,不仅是研究微纪录片这一新颖的纪录片形态,更加是分析如何运用叙事、影像和技术手段创作出更加受到年轻人喜爱的纪录片作品。本文以《如果国宝会说话》这部文物类微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影视艺术创作理论对该部作品的创作理念、叙事手法、视听语言等进行深度解读和系统分析。运用定量分析法对该部纪录片中的音乐类型、独特的音响以及出现文物所属的历史文化年代和文化类型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研究和论述,挖掘该片创作手法为其它同类纪录片创作的可借鉴之处,同时为影视作品如何传递民族文化精神、展现文化自信做一些有益的探索与思考。
其他文献
对河北敬业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用硅铝钡铁代替硅铝铁作终脱氧剂工艺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工艺是可行的,钢水浇注性能良好,并且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由于目前对薄防渗墙的质量检测还没有可依据的行业和国家规范,为此特提出黄河下游堤防薄防渗墙质量检测新技术研究课题,意义重大.本文列举了有关防渗墙的质量检测方法,并提出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民对于文体活动的需求也逐步扩大。其中,夜间户外活动成为了塑造市民文化必须关注的焦点之一。休闲广场作为市民夜间进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其景观环境的设计关乎市民能否舒适、便利、愉悦地在此开展活动,而这恰恰对广场的照明条件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休闲广场夜间之所以能够吸引活动人群前往,除了自身的景观环境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夜间景观照明的设计,根据活动者对活动场地不同的需
探索了钢帘线用线材SWRH72A奥氏体晶粒度的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采用特殊的加热制度和加热方式获得试样次表面的半脱碳层,根据沿奥氏体晶界分布的铁素体网评定钢帘线用
文章简述了福州的非遗文化特色,探索非遗展示馆的定位和办馆理念,对福州非遗展示馆的内容选取、展陈布局和呈现形式进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