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及其市场反应检验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行为在上市公司中屡见不鲜,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近几年来,国际会计学界逐渐青睐于基于核心盈余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研究,大量基于欧美成熟资本市场的研究表明,分类转移是公司虚增核心盈余的主要途径,但国内学者对分类转移操纵关注不足。我国上市公司是否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与经常性损益之间的分类转移操纵核心盈余?它的操作方向及具体操作手段如何?如果存在,我国投资者能否识破盈余信息中的分类转移操纵?面对以上问题,本文选取2009~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有效市场假说等,借鉴McVay提出的模型检验公司管理层是否会利用分类转移操纵公司的核心盈余;进一步为了检验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是否能达到预期以及是否会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利用购买并持有非正常报酬率模型(BHAR模型)检验我国投资者能否识别分类转移盈余操纵。研究发现,无论是全样本检验还是正负向分组样本检验,未预期核心盈余与营业外支出均显著正相关,与营业外收入、非经常性投资收益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基于不同意图利用分类转移操纵夸大或者调减核心盈余;同时,BHAR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在各年度的套利结果中,套利结果有正有负,而平均套利结果中,套利组合的非正常报酬率均为正,即理性投资者在多数情况下能够通过套利组合获取超额报酬,这说明我国证券投资者不能完全识别分类转移盈余操纵行为。并且,我们在稳健性检验中进一步发现,即使重新定义核心盈余,利用CAR构建回归模型,之前的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基于压缩分类转移操纵空间与提高投资者识别能力两个维度,从准则制定者、市场监管者、审计师、投资者等多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其他文献
【正】21世纪的今天,一个国家整体的科学素养程度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核心实力的强弱,这是水涨船高现象的另一种变体形式。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制度层面有效地提升公众的科学
当今,我国的矿山测量工作因为受到实际装置、工作者主观思想等的影响,使矿山测量工作面临不少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开采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供给能源,因而也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为此,本文阐述了矿山测量的常见问题,以及矿山测量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珍视健康,全社会法制观念逐渐增强,护患纠纷不断增多。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护理安全对危重患者的重要意义,将安全理念上升为一种科室文化,在急诊护理技术上视安
目的:探讨选择性前列腺切除与膀胱颈切开联用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60例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
肠内营养(EN)是指将一些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就能吸收的营养液注入到患者的胃肠道内,提供患者所需要营养素的方法。EN的优越性除体现在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更符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