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隐喻的普遍使用使其一直都是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其研究的历史悠久,可谓源远流长。其中,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西方隐喻研究中的鼻祖,受其理论的深远影响,后来许多学者一直从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的普遍使用使其一直都是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其研究的历史悠久,可谓源远流长。其中,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西方隐喻研究中的鼻祖,受其理论的深远影响,后来许多学者一直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隐喻才开始成为认知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这一研究方向的先驱学者,I.A.理查兹在其所著的《修辞格哲学》中指出隐喻是“语言中无所不在的原则(1936:50)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发表了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该书为隐喻学研究开创了一片新天地。该书由以往的从纯语言学的角度转为从认知方法上来研究隐喻。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修辞格,而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是人类通过具体、熟悉的事物及概念来理解、认识抽象、难以把握的事物及概念的一种认知方式。实际上,隐喻属于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语言中蕴涵的思想和行为,还包括一般的认知系统,即我们一切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隐喻性的。时间作为人类生活中一个抽象、基本而又重要的概念,也备受如哲学、物理、文学等各学科领域的关注,其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依据概念隐喻理论,本文试图验证时间概念是否具有隐喻性,即时间是否通过熟悉的、具体的经验来被认识和理解的,时间的概念隐喻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构成的,不同的文化是否拥有相似的或者不同的时间概念隐喻。这些问题驱使作者从中英文中搜集与时间相关的隐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时间隐喻在中西两种文化中共性和特性同时并存,在时间概念的认知模式上中西方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同时文化对隐喻折射着一定的影响力,时间隐喻说明,正如人类泛知系统一样,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也是同时存在的。
其他文献
在经历了第一代基于数据管理与第二代基于信息管理的电子政务后,电子政务正在迈向崭新的第三代知识管理型的电子政府。政务信息资源的有效合理化管理是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要环
目的:评价益气化瘀方配合TP方案化疗干预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机制。方法:将17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最终完成76例)予TP方案化
为了掌握北京市典型地区热储层的温度分布特征,为北京地区地热地质研究工作补充数据,搜集了地热开发工作开展较早的北京城区内37口地热井的位置、井深、出水温度、水化学等数
本文以《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爲材料,整理與研究詞彙、句型。具體做法包括劃分種類,统计數量,研究并論證疑難詞語和句型。文章共有三章。第一章《緒输》,主要筒述《殷墟小
通过在长春市H补习学校实地研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文章借助社会学的资本理论,从微观视角对补课活动中的行动者及其行动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显示,参加补课活动的不同行动
目前,在通信过程中哈夫曼编码是一种高效的编译码之一。而构造哈夫曼编码的前提是建立哈夫曼树,并且哈夫曼树还应用于最佳判定树。哈夫曼树的算法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广泛的。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98例因髋部骨折入院的老年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49例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49例给予常
生态补偿实施效度评价是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与研究中尚属空白。本文通过对新西兰生态补偿实施效度评价研究实践的分析,期望在政策与法律机制
本文主要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全面地考察了“敢情”的用法。共时层面上,从语义、语法、语用、来解释“敢情”一词,历时层面上,首先考察了“敢”字的语法化过程,之后,探究“
引言煤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和无机矿物的混和体。其化学结构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煤质的差异,不同煤种有着不同的燃烧性能。这不仅与煤的元素组成,而且与成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