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补铁生血颗粒干预缺铁性贫血大鼠的实验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归脾补铁生血颗粒对缺铁性贫血(IDA)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  方法:4周龄SD健康断乳大鼠6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分笼饲养,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按性别,体重接近分),随机选出1组作为正常组。其余5组分别为:贫血模型组,对照组即右旋糖酐铁片组,实验组即归脾补铁生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给予饲喂普通饲料,饮用自来水;余5组采用低铁饲料饲喂,辅以第4周开始每隔3天放尾静脉血1次,每次放血1.5ml,共8次。采集实验大鼠尾静脉血20ul,滴入加有抗凝剂的试管中,于XFA6030系列全自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b)浓度,当其浓度为70~100g/L,表示IDA模型大鼠造模成功。模型建立后,正常组继续饲喂普通饲料,贫血模型组根据Hb浓度值以低铁饲料与普通饲料交替喂养,以保持贫血模型。对照组给予右旋糖酐铁片30日,实验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归脾补铁生血颗粒30日,各组大鼠均采取灌胃法给药。给药期间,每周定期经大鼠尾静脉采血1次,每次20ul,共采血4次,测定各组动物的Hb浓度、RBC计数及SF浓度,并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和体重的变化。  结果:IDA模型大鼠建立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Hb浓度、RBC计数、SF浓度均下降,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药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体重的变化更明显,以中剂量组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高剂量组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给药前比较,实验组大鼠的RBC计数与Hb浓度明显上升,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给药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的RBC计数和Hb浓度均明显升高,尤以中剂量归脾补铁生血颗粒组最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高剂量组的Hb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SF浓度明显升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归脾补铁生血颗粒干预IDA模型大鼠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IDA模型大鼠贫血症状,升高其Hb浓度、RBC计数及SF浓度,效果优于一般有机铁剂。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内皮细胞的直接作用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危害人体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会造成血管舒缩性降低、管腔变窄甚至阻塞以及血栓形成等病理改变,导致各种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与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是多种心血管疾病产生和恶化的基础。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cyani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