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血蜱对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enth_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血蜱Haemaphysalis tibetensis Hoogstraal,1965仅分布于西藏和甘肃,是青藏高原地区重要的病原菌载体。目前已对西藏血蜱形态学、种群动态、生活史和分子系统学等方面做了研究,但有关其对环境的生理适应研究尚属空白。  本研究通过测定环境变化后西藏血蜱雌蜱体内水分和抗寒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其对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通过探讨西藏血蟀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物含量的变化分析其对环境胁迫的适应对策,为评价西藏血蜱的特殊地理分布和对环境的耐受性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水分:与野外种群相比,实验种群体内自由水含量从55.65%上升至56.96%,虽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差异。  2.抗寒物质:与野外种群相比,实验种群体内糖原、脂肪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糖原含量从8.62 mg/g上升至11.16 mg/g;脂肪含量从16.39%上升至21.66%;可溶性蛋白含量从1.06 gprot/l上升至1.16 gprot/l。实验种群血淋巴甘油含量显著降低(P<0.05),从12.21μg/ml下降至10.81μg/ml。  3.抗氧化酶和丙二醛(MDA):随西藏血蜱的发育,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增加,雌蜱时期最高。与野外种群相比,实验种群体内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从20.27 U/mgprot增至26.06 U/mgprot;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从16.9 U/mgprot增至20.06 U/mgpro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从6.96 U/mgprot增至9.40 U/mgprot; MDA含量从12.35 nmol/mgprot增至14.48nmol/mgpro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活性从87.67 U/mgprot增至90.66 U/mgprot,虽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  4.温度对抗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以22℃西藏血蜱雌蜱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作为对照,随着温度的降低SOD活性逐渐升高,除20℃外SOD活性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在-5℃和0℃时CAT活性显著升高,在10℃时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5℃、0℃和5℃时POD活性显著升高(P<0.05);在-5℃时GSTs显著升高,在5℃、10℃和15℃时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5℃、10℃、15℃时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余温度条件下,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虽有变化,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其他文献
由于原油资源的短缺,人们的开采目光逐渐向低渗透油田倾斜,随着开采难度的增大,酸化压裂、堵水调剖技术日益增多,同时也促进了油田化学品的发展。而油溶性暂堵剂具有很好的油溶性
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以其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工艺的简单性和产品的清洁性成为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的催化体系,并在膜反应器中对该合成反应进行探索性实验。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用于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反应的负载型钯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钯的负载量、钯源、载体预处理以及溶剂对活性的影响,结合XPS表征分析推断了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价态。结果发现,氢气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