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迈向了新的步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经济增长,人民富裕。但是硬币存在两面性,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比如土地荒漠化、森林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的增长仍然是依靠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过度依靠资源、无视环境。随着世界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使得世界各地人民呼吁改善生存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如何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共生共荣成为世界各地关注的问题。生态与经济的发展在工业经济时代一直是矛盾的双方,世界各国政府也一直在找寻可持续、低碳、绿色的经济发展方式,促使生态与经济的融合共生发展。鉴于上述的认识与思考,本研究以生态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绿色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分析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理论的本质及内涵,构建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收集数据资料,对江西省的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与中部地区其他五省进行对比,提出提升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导论,本部分主要是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内容,探讨融合共生的实证研究趋势以及融合共生的评价体系研究动态。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本部分主要是对有关于融合共生的概念做出简要概述,并对开展论文研究需要的理论基础做出相应的介绍。第三部分是江西省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的介绍,本部分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对江西省的生态与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简要分析、评价。第四部分是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本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探讨影响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的影响因素,提取主要的影响因子,从而确立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第五部分是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的实证分析:本部分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采集相关衡量数据,并通过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论证其科学性,并核算江西省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第六部分是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提升建议。第七部分是结论与展望,首先是理清生态与经济融合共生水平实证研究主线,其次理清自己在研究上的欠缺,以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