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铁路产业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改革是一件极为不易的事情,制度上的路径依赖使得长期形成的计划经济痕迹难以轻易的消除,体制上的相互制约使得无论是哪项改革都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困扰,中国的具体国情又使得发达国家的改革经验在我们这里并不能完全奏效和适用,但是正是由于这种难度和挑战,赋予了我国铁路改革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我国铁路业诸多方面的改革中,本文选择了价格规制模式改革作为切入点,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我国铁路运价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改革,但改革基本上是一个调价和运价体系调整的过程,其间政府也推行了局部的运价浮动等政策,但从整体上看,价格规制缺乏有效的手段,激励机制远远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而有效手段的把握和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理论的解释和方法的支持;第二,我国现阶段开展的轰轰烈烈的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实际上是放松进入规制的重要表现形式,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放松进入规制需要放松价格规制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与之相配套,几者相辅相成才能使改革更加富有成效。因此,本文希望通过价格规制模式的研究,能够对我国铁路以及其他类似的网络型产业的价格规制改革有所裨益。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演绎与归纳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在研究内容上,首先,对价格规制的模式体系进行了梳理,并对主要价格规制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目的是为价格规制改革提供模式选择的基础;其次,从改革过程、规制结构、定价方式、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对我国铁路运价规制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价格规制模式改革的现实环境;第三,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国外铁路运价规制改革的经验借鉴和国内改革影响因素分析两个视角,研究了我国铁路运价规制模式改革的路径,提出了逐步加大模式激励性的渐进式改革思路;第四,加入非对称信息这一假设条件,对改革思路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即运用委托-代理、博弈论等理论工具,对投资回报率和价格上限规制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投资行为扭曲、规制俘虏等更深层的问题进行了逐项的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最后,本文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价规制模式改革对策建议及相应的改革配套措施。本文中含有图11幅,表20个,参考文献1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