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各类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如今已深入人心。但是到底怎样做才能真正的“以生为本”,这不仅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共同努力寻求的教育目标,也是本论文初始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选择了化学教学学情分析作为研究对象。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学情分析,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情分析的研究,对进一步发展教学设计理论、教学的实施以及对化学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高中生化学学习情况,了解当今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风格,学习能力,为广大教师提供实时数据,有助于教师了解高中生的化学学习的总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同时,通过对四大中学化学教育期刊的教学设计文献收集,研究一线教师进行学情分析研究的进展,在研究过程中对化学教学学情分析形成一定的认识,并对学情分析方法的使用提出相应的建议。高中生化学学习情况的结论:1、59%左右的同学认为化学学习难度一般,能主动解决疑问。主要依靠与教师或者同学讨论,偶尔还会借助网络进行学习。2、50%以上的同学认为学习基础知识学习方法是影响现阶段影响学生化学成绩的重要因素。高一至高三年级,随着学生思维的逐渐提升,对课外学习的内容也呈现出不同的需求。3、学习动机能够帮助学生维持对学习的热情。4、学习诉求与学习风格的调查表明,学生喜欢操作性学习,希望能够自己动手做实验。5、学习态度的不稳定性会造成学习能力的缺失。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研究结论:1、近七年来化学教师一直在关注“学情分析”,但是关注度不太稳定,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分析。2、由“学情分析”在教学设计中所占比例最高为40.38%,可见“学情分析”在教师教学中的重视程度不够高。3、教师对教学设计当中“学情分析”认识缺乏理论指导,分析的内容空泛,学情分析与实际教学失去联系。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研究问题起源、意义、目的和方法、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主要理论;第三章阐述学情分析的实践研究;第四章阐述学情分析研究对策;最后一章阐述研究结论与启示,指出研究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