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政府职能转变也在加快推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切实转变政府的职能,创新优化行政管理方式,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而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互联网为主的电子政务正在深刻得改变着政府的治理和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方式,政府正在从单方管理向双向互动转变,从线下服务转向线下线上融合服务,从单纯的政府监管转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的体系。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电子政务,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推动以互联网为主的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和治理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下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略选择的共识。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了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电子政务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它创新了政府利民便民的工作模式,优化了行政资源配置,提升了行政工作效率,浙江省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先行省份也是试点省份。因此各市县电子政务发展的水平决定了试点工作的开展是否顺利。而县级政府电子政务的建设更是与广大基层人民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完善和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的建设更离不开来自基层政府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反馈意见。本文以研究Q县电子政务的建设情况,提出其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完善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发展改革的策略,以此来提升县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助推我国县级政府职能的转变治理能力现代化。Q县电子政务发展一直紧跟省委省政府的脚步,贯彻落实省市级要求,稳步推进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搭建了政务网络,构建了专业的机房,建设了门户网站,并不断完善门户网站建设,依法规范政务信息公开。按照省政务云建设标准规范,积极配合建设政务云基础设施平台,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建设县级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把网上服务向基层延伸,推进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Q县完成了19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网上服务站建设,全面实现乡镇级网上服务站全覆盖。Q县还创新使用微信预审,助推群众审批跑零次,充分利用智慧政务,实现商事登记“多证合一”。虽然Q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发达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组织流程再造和新公共理论等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文献检索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走访法,分析了Q县在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Q县在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基础设施欠缺,系统建设不够完善;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认识浅薄,服务型政务的理念未入心入脑;电子政务建设力量薄弱,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由于政府缺乏宣传导致公众和企业对电子政务应用的知晓率偏低,政务服务使用率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数字鸿沟”现象突出;管理体制不完善,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的管理理念没有彻底转变;公众参与意识薄弱,体验度不高;复合型人才匮乏,政务信息共享利用程度低等原因。因此,本文认为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完善电子政务考评和监督体系;健全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衍生服务至各村;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整合各部门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强化对公众的宣传教育等改革策略来推进和提升Q县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只有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从而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为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和服务模式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