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要素。荆州市属于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是湖北省农业大市,这里有着良好的农业资源条件和最优的资源配比结构以及优越的社会经济基础。因此本文希望通过总结整理国内外农业绿色发展相关理论,从农业资源环境、农业绿色生产、农村生活水平三个维度构建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通过搜集整理荆州市2010-2017年8年数据,运用熵值法、TOPSIS法和影响度模型分析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期对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以及对南方水网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为深入开展硏究,本文将分为五章内容:第一章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二章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农业绿色相关理论的概述,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为后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主要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摸清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基础情况,对当前农业产业与产品结构以及政策现状等信息进行归纳。第四章为农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本章主要通过构建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通过借助熵值法、TOPSIS模型和影响度模型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五章为结论及对策建议部分,本章节主要对第四章实证分析进行总结梳理,并根据荆州市当前实际,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其中2010年—2017年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各层级系统也呈现出相同的上升态势,但在上升幅度上存在差异,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上升幅度最快,绿色生产系统上升幅度最慢;从各层级系统与理想值的贴近度来看,各层级系统的贴进度总体表现为上升趋势,与绿色发展水平保持一致,但绿色生产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的贴近度呈现出一定的先下降后上升的波动性特点;从影响度模型分析可得,2010年—2017年,荆州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变化主要受地膜覆盖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强度、森林覆盖率等因素的制约,各子系统制约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生态环境、绿色生产、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