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商标的形式和种类日渐多样化,声音商标已成为了重要的商标类型之一。声音商标的法律保护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其入法的必要性。为适应商标类型的变化,完善商标保护制度,我国2013年通过的新商标法删除了商标的“可视性”要求,并明确将声音标识纳入我国商标法的客体保护范围内,意味着从立法上允许了声音作为商标申请注册。从商标法理来看,由于声音商标与传统商标结构相同,具有显著性和非功能性,因此,声音商标具有可注册性。然而,声音商标在我国是新鲜事物,相较于其他传统商标类型,声音商标的注册保护面临着更多技术难题,比如声音商标的图形描述、审查、公开等技术问题的解决,声音商标注册保护的评审标准的确定等等。目前对于这些问题仍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具体可行的规定。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声音商标法律保护面临的技术难题是可以克服的。在我国《商标法》得以修订之际,应尽快确定声音商标的注册审查标准,建立健全的声音商标保护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声音商标的特殊性,介绍各国声音商标的保护现状,探究声音商标注册的正当性及其理论基础,并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我国传统商标注册的特点,为我国声音商标注册审查的细化规定提出具体可行的立法和实践设想,以期为我国声音商标的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并推动声音商标保护模式的建立,为我国商标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可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