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取用不竭的思想宝库。慎独思想就是这个宝库中一颗光彩炫目的明珠,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是党的建设中永恒的命题。党员的党性修养直接关系着党员的质量及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执政党,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党员党性修养至关重要。从传统慎独思想中借鉴有益经验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不失为一条可行之道。慎独始提于先秦儒家,见于《中庸》、《荀子》等著作,其本义是内心专一、心灵诚实,是一个向内探索而无关外物的过程。慎独思想的基本内涵是诚其本意、以心为贵;表里如一、不欺他人;慎隐慎微、谨于自省;孜孜不倦、从始至终。慎独思想有着重要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个人而言,慎独是个人修身成德的重要方法,能够使人获得满足的内心体验,并且抵制各种诱惑的侵袭;对于社会而言,一方面,慎独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在政治实践上,慎独是为官从政的必备修养。党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性,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以及坚定的人民立场。党性修养就是党员将政党的党性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的过程和程度。共产党员党性修养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能力修养、纪律修养和作风修养六个方面。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六者缺一不可。当前社会,党员的党性修养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这些问题的出现损害了党的形象,不利于党的发展,为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敲响了警钟。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历史中走来,他不仅不排斥传统文化,而且主动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传统儒家慎独思想与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结合不仅有着客观必要性,也有着现实可能性。党性修养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修养”一词就来自于传统文化,其内容更是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慎独是古人修身的最高修养,因而具有可借鉴可利用的价值。最后,慎独思想和党性修养都是关于人的改造和修养的学说,它们的共同之处成为两者结合的桥梁。慎独思想产生于封建社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内容中既有历久弥新的闪光点,也存在着落后于时代的部分。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必须对慎独思想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对于慎独思想中的不足之处要进行现代性转化,而不能照单全收;对于慎独思想的精华则要继承借鉴,古为今用。具体来说,慎独思想运用于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所进行的现代性转化体现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内在修养与外在教育相结合、明确标准和规矩、重视业务能力培养。慎独思想中百死不悔的坚定追求、表里如一的道德修养、防微杜渐的谨慎态度和终身修养的孜孜追求都为今天的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提供了重要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