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广场是乡村居民户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承载着交通、集会、休憩、商业、防灾等功能,具有独特的景观综合性和良好的功能兼容性,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物质与精神双方面的需求。现今,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广与发展,乡村的广场成为展现乡土文化特色的主要窗口,承担起更加艰巨的任务。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村民公共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们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1]。为了解决乡村广场特色缺失的问题,使乡村广场的建设与美丽乡村整体的建设相融合,从而更好的传承特色乡土文化,体现乡愁,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找出符合乡村的广场景观设计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乡村广场、城市广场及其他类型公共空间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乡村广场的特点,主要包括其功能特点、地域性特点、人性化和文化特点。根据乡村的主要特点确定景观元素的选择,以传统设计手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设计要求为基础,对景观元素进行排列组合,探索乡村广场建设较为合适的设计手法,突出乡村特色。本文重点对比了乡村广场与城市广场的异同,总结出乡村广场与城市广场主要在服务对象、形成方式、功能需求、经济条件四个方面存在加大差异:乡村广场服务于我国乡村的居民;自发形成,形式自由;相比之下数量少、面积小、功能集中;资金投入有限。为了传承乡土文化,本文还研究了乡村广场的历史变迁,重点分析现状并展望未来,现状中尚存一些误区,希望在未来的建设中避免历史进程中犯过的错误,例如在乡村建设广场面积不宜过大,广场的布局应该延续村庄的布局形式,可继续探索园林式广场设计,注重乡村的生态环境,提倡就地取材。本文将乡村广场依据功能和位置进项分类,总结出各类广场的功能需求,根据需求进行布局设计和设施摆放,并结合鱼儿湾村的实例进行详细说明。乡村的总体构思要整合乡村文脉,唤醒乡土记忆,同时彰显时代精神。乡村广场布局应符合村落肌理,景观建设结合生产。广场的设计必须结合周围环境,坚持使用功能至上,景观功能为辅,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