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熟地纳耳治疗肾虚型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采用电针配合熟地纳耳治疗肾虚型耳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以及常规针刺治疗相对比,通过对患者电测昕值、听力下降程度等进行评价,观察电针配合熟地纳耳治疗肾虚型耳聋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方法:  将92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配合纳耳组)31例、对照1组(单纯电针组)31例、对照2组(常规针刺组)30例。对照1组采用电针治疗;对照2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的基础上配合熟地纳耳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次,5次为1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电测听值、听力下降程度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观察电针配合熟地纳耳治疗肾虚型耳聋的临床疗效。  结果:  (1)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74.19%;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电测听值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电测听值均降低,治疗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听力下降程度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耳鸣严重程度评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耳鸣严重程度评分均降低,治疗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耳鸣严重程度分级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电针配合纳耳组、单纯电针组以及常规针刺组均能改善患者听力下降情况。  (2)耳门透听宫针刺法易于进针,内耳针感明显,连接电针仪并配合中药纳耳的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以及常规针刺疗法。  (3)电针配合纳耳组中的针刺治疗方案从选穴、配伍、针刺手法到针刺深度皆经过深度的优化,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其他文献
利用CE317太阳辐射计对2005年第19号台风登陆前后期问(9月29 H至10月6日)进行观测实验,采用Langley法分析台风对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指出台风过后气溶胶光
目的:  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中因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眩晕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本病的临床疗效尚不尽如人意、且本病常常反复发作。如今基于中医体质学的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