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冲击射流可以在冲击区域内极大提高传热速率,已被广泛用于燃气轮机,飞机除冰和冶金等各种应用场景中。但是,使用传统的直射流冲击时,由于射流的冲击区域有限,其效率并不高。振荡射流是一种新型的射流,它利用流体振荡器产生时间上连续但空间上沿横向振荡的射流,可以大大扩展冲击射流的空间范围,并提高传热效率。本文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通过实验研究了振荡射流的流动特性,以及将其对圆柱面进行冲击时的流场特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冲击射流可以在冲击区域内极大提高传热速率,已被广泛用于燃气轮机,飞机除冰和冶金等各种应用场景中。但是,使用传统的直射流冲击时,由于射流的冲击区域有限,其效率并不高。振荡射流是一种新型的射流,它利用流体振荡器产生时间上连续但空间上沿横向振荡的射流,可以大大扩展冲击射流的空间范围,并提高传热效率。本文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通过实验研究了振荡射流的流动特性,以及将其对圆柱面进行冲击时的流场特征。首先,针对自由振荡射流进行了Stereo-PIV实验,研究了其流场的三维特征。在振荡射流的横截面上发现了一对反向旋转的涡随着射流的发展而变化。然后将振荡射流对圆柱进行冲击,获得不同工况下射流与圆柱面相互作用下的流场。在低雷诺数3.3×10 3下,振荡射流的振荡角为30°;在高雷诺数10×103下,振荡射流的振荡角扩大到80°。同时进行了直射流冲击实验与振荡射流对比,发现直射流冲击在圆柱约5%的部分,而振荡射流冲击能覆盖近50%的圆柱的范围。相比于直射流,振荡射流的冲击速度更大,引起湍流度的增加,强化了冲击。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主-从式振荡射流发生器,能够自主调节射流的振荡角度,以适用不同的应用场景,并通过对不同大小圆柱的冲击实验进行了验证。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基于流场中若干个位置的信号进行采样,由于振荡射流的不稳定性,无法得到有效的相位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应用了相位平均,本征正交分解等技术,提出了将POD时间参数用于周期性振荡射流的相位识别方法,实现了对流场特征的识别。
其他文献
泡沫金属是一种以金属或合金作为基体,并且其中具有大量连续或不连续孔隙结构的不均匀复合多孔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三维结构复杂的特点,结合表面改性可以强化沸腾换热的特点,得到的表面改性泡沫金属有望应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芯片等场景的冷却散热。为了明确表面改性泡沫金属内的池沸腾换热特性,本文搭建了泡沫金属内池沸腾换热特性测试实验台,采用碱辅助氧化与分子自组装技术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疏水和亲水改性
随着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快速更新换代,已有的冷却方式已无法满足新一代器件散热的发展需求,如何采用新的换热方式有效提高微通道换热性能并维持较好的温度均匀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传统单直式和歧管式微通道热沉进行优化,提出一种新型的三维分流孔板歧管式微通道热沉(OPMM),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式来研究验证其流动换热性能和均温性,为进一步为强化以及优化微通道对流换热提供指导和数据支持。并制备二氧
压气机作为重型燃气轮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气动性能直接影响着燃气轮机的性能表现。可控扩散叶型作为压气机研究中备受关注的叶型,具有宽攻角范围、高负荷和边界层不易分离等特点。该叶型通过外形设计使其吸力面前缘附近的气体加速至最大马赫数以提供一个有利的压力梯度来保证层流边界层不发生分离,之后再使气体的流速降低并发生转捩。因此准确预测转捩点的位置在可控扩散叶型的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大涡模拟的数
在中国欧美等地区的能源密集型产业每年要产生数以万亿计焦耳的工业余热,这些余热绝大部分都以废热的形式直接排放至周围环境中,造成的能源浪费十分巨大,能源利用率也因此降低。寻找节能环保的能源利用技术,特别是能够利用工业余热的技术有助于缓解余热资源的浪费,提升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符合国家战略。硅胶-水吸附式制冷与其他制冷方式相比,具有节能环保无污染运行安全性高等优势,因而特别适合于太阳能制冷、余热回
微通道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换热效率高等优点,被用于空调系统中替代传统翅片管式换热器。但紧凑的结构会导致微通道换热器空气流道容易被霜层堵塞且化霜时排水困难,从而造成结霜迅速且化霜时间大幅延长,影响热泵空调器的运行效率。因此需要建立微通道换热器化霜水排出过程的计算模型,用于指导具有较好排水性的翅片结构设计;此外,需要建立一种评估翅片表面涂层抗结霜性能优劣的方法用于筛选抗结霜能力更强的翅片涂
自20世纪初电推进的概念被提出以来,空间电推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电推进的工质也在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碘工质作为固态推进剂,具有成本低、储存密度高、无压力容器、易控制等优点,是当前小卫星电推进系统推进工质的优质选择,同时碘工质储供系统的完善也是当前研究的关键。本文通过调研碘工质储供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总结问题,针对储罐外部伴热存在热惯性大、温度控制响应时间长、控制精度差等缺点,提
钠冷快堆作为第四代核反应堆先进堆型,由于在核燃料增殖、固有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受到世界各国广泛重视。针对快堆堆芯及系统瞬态响应的系统分析程序是快堆安全与事故分析中最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而我国基于钠冷快堆的系统分析程序研究还很有限,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钠冷快堆系统分析程序,因此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针对钠冷快堆开发了系统分析程序FASYS,而如何保证FASYS程序设计、建模与开发的正确性准确性
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被广泛应用于供热、制冷、化工和热回收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现代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小型化的钎焊板式换热器成为板式换热器一个热门的发展方向。但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当量直径在3mm以下的小通道钎焊板式换热器,对其换热性能的仿真和实验研究都还处于空白的状态。本文针对一款当量直径1.5mm的小通道钎焊板式换热器,综合运用实验和仿真的手段,对
抗振动设计是保证发动机质量优秀的重要条件,其在发动机的设计、开发、批量生产和运行阶段进行。实现抗振动的功能需要将设计与实验相结合。设计和试验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增加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结构最危险的部分,以便评估和提高结构表现。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振动的发生和传播机理。分析了喷气发动机各节点振动相互影响的过程。文中还讨论了配准方法和消除过大振动的方法。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喷气发动机的振动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的大力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水平也在逐年上升。空调能耗是建筑能耗的最主要来源,其负荷分布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特点。而蓄冷空调技术为协调能源供需匹配提供了解决思路,对实现电力“移峰填谷”、提高电网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变蓄冷填充床是蓄冷空调系统最核心的储能部件,现有填充床一般以球形封装体为基本储能单元,其比表面积较小,不利于填充床的换热。而红细胞(Red blood cel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