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在废用性肌萎缩过程中对骨骼肌毛细血管重塑及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研究方法:以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随机配对原则分成4组,即安静对照组(C)、安静+缓释血管紧张素Ⅱ组(CA)、悬吊组(T)、悬吊+缓释血管紧张素Ⅱ组(TA),每组8只。ATPase染色法分析肌纤维类型和骨骼肌毛细血管的变化情况,用单位面积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肌细胞数量,即(C/F)观察毛细血管密度的变化;免疫印迹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型受体(KDR)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VEGF及KDR在组织内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肌纤维类型及骨骼肌毛细血管染色结果显示,CA组与C组相比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C/F)显著增多(P<0.05),而T组与C组相比C/F显著下降(P<0.05),TA与T组相比C/F升高,但没有统计学差异;T组与C组相比,Ⅱ型肌纤维比例显著升高(P<0.05),而TA组与T组相比Ⅱ型肌纤维比例下降(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A组与C组相比VEGF表达量下降,但KDR表达量上升。TA组与T组相比VEGF、KDR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在骨骼肌萎缩过程中,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下降、肌纤维类型出现Ⅰ型肌纤维向Ⅱ型肌纤维类型的转化;正常情况下血管紧张素Ⅱ促进骨骼肌毛细血管的增长,肌纤维类型出现了Ⅱb型肌纤维,推测血管紧张素Ⅱ可能使骨骼肌出现中间肌→快肌的转变。在肌萎缩过程中,血管紧张素Ⅱ抑制了肌纤维类型由慢向快的转化,对骨骼肌毛细血管密度也有一定的维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