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日益增多,于此同时滋生的相应案件也呈上升的势头,而且其复杂性和不平等性也日渐突出。国际私法作为调整涉外民商事案件的主力军,也以其特殊的调整方法担当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适时的出现了对弱者权益保护的理论也成为了国际私法由追求形式正义到追求实质正义的一个重要体现。关于弱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在世界各国都有或多或少相应的规定及相关案例,但是弱者一词概念不明,所涉范围的狭小以及保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都有待于更深一步的探析。鉴于上述情况,本文主要是从国际私法角度入手,首先界定弱者的内涵及范围,以实现弱者权益保护的最大化,探析国际私法上保护弱者权益这一理论的产生发展以求其解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其次分析保护弱者权益这一理论在国际私法层面的体现,包括原则上(“最密切联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和基本制度上(“识别制度”“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法律规避制度”“强制性规范”“外国法查明制度”和“反致制度”)的体现,并以此作为借鉴,提出我国国际私法保护弱者权益的制度设想。引言部分是关于当代社会保护弱者权益理论的重要性的探讨。在和谐世界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保护弱者权益显得更为重要。第一章是关于弱者的基本问题的探讨,主要研究弱者的内涵,弱者所包含的范围,弱者的基本特征等最基本的一些问题以及国际私法保护弱者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从而明确保护弱者权益的重要性。第二章是关于国际私法保护弱者权益的制度分析。主要是从国际私法的基本理论和冲突规范两方面探讨。其中基本理论方面包含最密切联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识别制度,公共秩序保留,法律规避制度,强制性规范,外国法的查明,反致制度,探析这些原则以及制度在适用过程中以及适用结果上都有保护弱者权益的可能性;国际私法的冲突规范在保护弱者权益方面的体现也主要是从合同领域(消费合同、雇佣合同、保险合同)、婚姻家庭领域、侵权领域三方面探析。第三章是对于我国国际私法关于保护弱者权益方面的制度完善。针对我国现有的法律,分析了我国保护弱者权益的现状与不足后,提出我国国际私法关于弱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完善建议。结语部分主要是从时代和国际私法的本身出发说明了保护弱者原则在国际私法中的重要地位,及我国的在保护弱者权益方面未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