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树茸提取物改善小鼠肥胖的作用机制及抗糖尿病作用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5fc1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传统中药因其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小而受到医疗界的广泛使用。桦树茸作为中药中的一种药食同源的真菌,具有改善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的作用,在抵抗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中已经显现出重要的作用。我们课题组通过文献搜索发现,棕色脂肪是哺乳动物重要的非战栗性产热器官,其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可以通过直接产热的方式消耗能量,具有抵抗代谢性疾病的潜在作用。我们前期预实验的结果表明桦树茸提取物能够减轻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的体重。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桦树茸提取物抵抗肥胖的作用机制以及对糖尿病的改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期间,每天对小鼠进行灌胃,分为对照组、125 mg/kg和250mg/kg给药组,给药十周。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小鼠体重显著下降,且摄食量没有变化,胰岛素耐量有所改善。这些结果证明,桦树茸提取物在不改变摄食量的情况下具有抵抗肥胖的效果。2、为了确定桦树茸提取物对血脂是否有改善作用,我们使用了试剂盒检测了血清中血脂四项以及胰岛素的含量。结果显示,桦树茸提取物能够改善肥胖小鼠的血脂以及胰岛素敏感性。3、为了进一步研究桦树茸提取物减轻体重的作用机制,我们利用q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以及HE染色等方法从质和量水平对棕色脂肪及相关蛋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小鼠棕色脂肪明显被激活,脂肪细胞变小数目增多,且白色脂肪出现“棕色化”,UCP1及产热相关蛋白被明显激活,同时脂肪肝症状有所改善。4、为了确定小鼠体重的减轻是否是由于肠道菌群的作用,我们利用16S rDNAV3-V4区域法对小鼠粪便进行分析,并证实给予桦树茸提取物后可明显改善改善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溶纸梭菌和铅黄肠球菌显著增加。5、我们利用高脂饲料联合STZ的方法成功复制出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通过灌胃桦树茸提取物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小鼠血糖、糖耐量以及胰岛素耐量;通过对小鼠血清中血脂四项以及胰岛素的检测,我们发现桦树茸提取物还能够改善小鼠的血脂以及胰岛素敏感性。通过HE染色的方法我们观察到,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的肝肾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胰岛β细胞形态有所恢复,数量增多。综上所述,本实验研究并证实了传统中药桦树茸提取物能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激活棕色脂肪抵抗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且桦树茸提取物对于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Ⅱ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血脂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为研究抵抗代谢性疾病的药物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河套地区隶属西北地区,灌溉技术落后,用水比例严重失衡,河套地区亦属于农牧交错区,种植青贮玉米有极高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巴彦淖尔市
目的:观察围大寒火龙灸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改善以及复发率,为该法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证据。方法:将符合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
厂址内核设施在正常运行期间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剂量评估过程中,婴儿组居民(0~1岁)的受照剂量被单独列入计算当中。但是,0~1岁婴儿在不同月份下有不同的膳食喂养方式,即母乳喂养和
碳和氮等化学元素作为细胞的基本组成元素,参与了植物体生长发育的各个生态过程,是植物体必需的养分,它的含量和比率与各种生态过程息息相关。而生态化学计量学通过元素含量
垂直轴风力机具有构造相对简单,无需对风的优点,这使得许多研究学者开始对该类型风力机进行深入研究。随着风力发电机越来越趋向于大型化,风轮的质量与其所受的气动载荷也随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过程。土壤呼吸在调节碳循环对自然和人为扰动的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土壤酶是生态系统的生物催化剂,控制养分循环的过
水平井压裂作为目前高效开发低渗透气藏的关键技术,在油田应用广泛。但是由于低渗透气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等复杂的渗流现象导致了气体在储层流动的非线性和产能预测的困难。
目的本研究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眼底微循环的变化,及探讨这些变化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安徽医科大学第
无级变速器(简称CVT)结构简单,可以实现速比在一定范围内的连续变化,使发动机始终保持在最佳区域内工作,有效提高了整车的经济性、动力性以及平顺性。针对CVT速比控制系统非线性、时滞等问题,本文将智能控制理论遗传算法引入CVT速比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以寻求更佳的控制效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分析摆销链式CV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汽车工作过程中各参数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CVT速比变化规律,对汽车起步工况
镁合金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并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然而镁的标准电位低(-2.37V),且表面无法形成具有自我保护性的膜层,耐蚀性能差极大地限制了镁合金的推广应用。因此,开展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表面处理是提高镁合金耐蚀性能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其中等离子体氧化处理可以在镁合金表面生成一层陶瓷质地的膜层,提高镁合金的综合性能。然而镁合金等离子体氧化膜存在多孔、多裂纹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