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物联网低延迟数据收集的无人机路径规划算法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物联网相关技术飞速发展,物联网也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智慧城市,目标跟踪等多个场景中。在物联网应用场景中,如何高效收集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网络规模较大的物联网中,通常需要部署大量用以监测并转发数据的物联网设备,而这会带来昂贵的部署成本。并且,如果在极端环境(如:发生自然灾害的区域,火山等)中部署的物联网设备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收集设备获取的信息是极其困难的。利用低成本,高移动便捷性的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s),物联网设备的数据采集工作可以由无人机直接飞往各物联网设备的位置完成,而这将大大减少用以转发数据而需要的物联网设备数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联网设备部署的成本。同时,地面上的无线通讯信号会因为各种障碍物而发生散射,进而导致信号的迅速衰减。而位于空中的无人机拥有广阔的无线通讯范围,避免了此类无线信号衰减过快的问题。在传统物联网数据收集的研究中,通常使用部署一个或多个移动基站的方式。移动基站可以直接移动到各个物联网设备的位置进行数据收集,这也能减少用以转发数据的物联网设备的数量,从而节约部署成本。但移动基站难以跨越河流,悬崖等障碍,同时不利于极端环境下的工作。于此同时,移动基站运行于地面上,移动基站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无线信号会因障碍物而发生散射,造成信号衰减迅速。也有部分文献研究部署一个或者多个无人机进行物联网网络的数据收集,但是这些文献的目标在于最小化能耗,最大化数据收集量,最小化无人机飞行距离等方面,而关于最小化无人机数量的研究非常少。最小化无人机数量的问题类似于最小圈覆盖问题,而目前的最小圈覆盖问题的研究中提出算法的近似比还能进一步提升,即在同样的条件下还可以部署更少数量的无人机。最小化无人机数量的问题也类似于现有部分文献中研究的有邻域旅行商问题(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with Neighborhoods,TSPN),但这些文献优化的目标是最小化无人机的飞行距离。与现有的研究不同,本文考虑了一个使用最少数量的无人机并且找到它们数据收集路径的问题。本文关注的重点在于最小化无人机的数量,而不是最小化无人机的飞行距离。为了确保所收集数据的低延迟性,文中给研究的问题设定了一个严格的要求,即每个无人机飞行所花费的总时间(包括无人机飞行时间和无人机数据收集时间)必须不大于给定的最大数据收集延迟,例如:20分钟。否则,收集到的数据就会失去时效性,例如:用以监测森林火灾隐患和PM2.5含量的物联网应用中,延迟的数据往往不利于的灾害防治。考虑了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本文研究了无邻域和有邻域两种情况下的无人机最小数量部署问题。其中,无邻域的情况针对物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范围较短的应用,要求无人机需要飞到每个物联网设备的位置才能收集数据。有邻域的情况针对物联网设备数据传输范围较长的应用,即只要无人机和物联网设备的欧氏距离不大于给定的无线传输范围,无人机就可以收集数据。本文针对无邻域和有邻域两种情况下的物联网网络进行了建模,提出了无邻域和有邻域两种情况下的无人机最小数量部署问题,并证明了该问题是NP-hard问题,无法在多项式时间内找到最优解。对于无邻域无人机最小数量部署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近似比为4的算法approAlgNoNei,该算法改进了目前为止具有最佳近似比为4(?)的算法。即,本文提出的算法可以得到更少数量的无人机。对于有邻域无人机最小数量部署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常数因子的近似算法approAlgNei。此外,本文通过大量实验评估了所提出算法的性能。针对无邻域无人机最小数量部署问题,本文将所提出的近似算法approAlgNoNei与算法BTCAlg,算法MCCPAlg1和算法MCCPAlg2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算法approAlgNoNei得到的所部署无人机的数量比其它三个算法少11%至19%。针对有邻域无人机最小数量部署问题,本文将所提出的算法approAlgNei与未考虑邻域的算法BTCAlg,算法MCCPAlg1,算法MCCPAlg2和算法approAlgNoNei,以及考虑邻域的算法minMaxNei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考虑邻域的算法所得到的无人机数量大大小于未考虑邻域的算法所得到的无人机数量。同时,算法approAlgNei所得到的无人机数量比算法minMaxNei所得到的无人机数量少14.5%至18%。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结构、新材料的复杂零部件不断出现,相应的加工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分布在航天航空、电子工业、汽车制造等各行业的微小孔加工,一直都是重点制造技术难题,深受国内外各界重视。射流电解加工是微小孔加工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也存在定域性较弱、水跃现象、加工不够稳定等不足。考虑到超声波具有方向性、能量集中、穿透性好等优点,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空化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等理化效应,本文将
焊接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是一种重要的端面密封方式,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组成材料的属性,常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一些高温高压装置,如柴油加氢装置、连续重整装置、蜡油加氢装置、燃料油加氢精制、煤焦油加氢装置等。这些场合都对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强度和刚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在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强度分析方面,研究大多局限于减小应力集中导致的局部材料屈服,从整体上求解焊接金属波纹管失稳极限压力的研究较少;在焊接金属波
航空发动机健康评估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各航司、发动机厂降低维修保障费用、科学管理备件的基础条件。数据驱动的评估方法因为不需要复杂的物理模型、不依靠大量的故障数据成为航发健康评估研究的热点。本文围绕航发气路监测样本获取及预处理、故障诊断、故障预测等主要技术难点展开深入研究并构建相关算法,通过搭建健康评估平台对所有算法功能进行集成。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Gas Turb建立双轴
压气机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中重要的零部件,对飞行安全以及整台发动机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动叶片高速旋转时,由于气动力、惯性力及弹性力三者的综合作用,受力情况复杂,而一般的理论计算只适用于模型和受力较为简单的情形,对于叶片这种复杂外形和受力不均的情形下,数值计算能够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情形下高效的完成问题的分析,所以,叶片的气动弹性数值模拟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航空发动机中的钛合金压气机叶片为研究对象
房地产行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行业,吸引了国内外很多企业投资。这就要求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时要进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保障企业的利益,实现工程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稳定的施工建设;遵循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原则,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优化管理措施。为此,文章对房地产项目全过程成本精细化管理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造价控制的优化方法,以供参考。
在本文中,我们考虑了如下一类反应项由局部项和非局部项耦合而成的反应扩散方程组在齐次Dirichlet边界条件下解的爆破性质:ut=Δum+up1(?)vq1(x,t)dx,vt=Δvn+vp2(?)uq2(x,t)dx,其中m,n≥1。首先,我们研究了m=n=1,时的反应扩散方程组。利用Souplet在[31]一文中的等价(同阶无穷大)的方法和比较原理,我们发现:(ⅰ).当p1,p2≤1时,方程组
星敏感器为太空中飞行器姿态测量中极为关键的设备元件,星模拟器则是在实验室内对星敏感器进行测试和标定元件之一,静态型星模拟器可以模拟太空中单个或少数几个恒星的星等、色温、大小及光谱特性等技术参数。因此星模拟器的工作精度、稳定性等技术参数则会直接影响着星敏感器的标定与测试工作。本文研制的静态型单星模拟器能够在实验室条件下真实的模拟恒星的星等和色温,从而便于完成地面上星敏感器的标定工作。通过分析之前市场
由于液压系统具体方向、速度、载荷程序控制及无级调速控制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不同领域的应用,液压技术从原有的手动单一控制逐步迈向自动化控制,并广泛的应用于建筑、水利水电、冶金、矿山等各种工业领域,在航空测试领域中也大量采用了液压系统。发动机及其部附件在检修后就需要进行性能测试,由于我国目前的航空发动机多采用液压控制附件非电子式
随着透镜等光学器件在光电民用产品、天文观测系统、高能激光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传统光学加工技术已无法满足其低成本、高效率、无损伤等要求。大气等离子体光学加工基于化学刻蚀原理,不仅具有较高加工速率,非接触的加工方式还可有效避免加工表面出现机械损伤和裂纹,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光学加工技术。然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炬管作为产生等离子体射流的关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是食品微生物的重要成员。由于它对人和动物健康有益,因此它在食品及医药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乳酸菌中存在大量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其克隆载体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材料。近10多年来,随着乳酸菌内源性质粒的去除和电穿孔技术的建立以及乳酸菌中表达信号的分离,已建立和发展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用途的乳酸菌载体和受体系统。这些载体包括克隆载体、整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