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PAN与前体物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r4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光化学污染是城市大气复合型污染的重要研究领域,作为其中重要产物之一的过氧乙酰硝酸酯(CH3COO2NO2,peroxyacetyl nitrate,PAN),具有毒性,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本文基于在线的GC-ECD分析方法,于2012年1月-12月在广州番禺大气成分站对广州大气中的PAN及其前体物等(VOCs、NOx)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连续观测,研究了广州地区 PAN及其前体物之间的定量关系及外来源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PAN的小时浓度介于0.07~12.0 ppbv之间,年均值为0.84±0.64 ppbv,全年时均超过5 ppbv的天数为32天,占总监测天数的10.3%。PAN的浓度秋季最高,其次为夏季,春季最小。PAN在四个季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周末效应,冬季最为明显,其次是秋季,夏季最小。冬季工作日的PAN平均浓度比非工作日高89.1%,夏季为15.3%,秋季为48.4%,春季为32.4%。PAN的最大值在高O3日条件下比低臭氧日增加较大,平均达到了120.9%。高O3时段的00:00-08:00 h之间PAN的浓度比低O3日高约59.2%,说明在高O3时段,PAN的本底浓度就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TNMHCs的浓度介于28.03-47.62ppbv之间,月均值为36.83ppbv,化学活性较强的是异戊二烯、顺-2-戊烯、丙烯、乙烯等烯烃和甲苯、苯乙烯和间&对二甲苯等芳烃,烯烃和芳烃两者的化学活性占了总活性的84.9%。不同种类的NMHCs化合物对PAN生成的贡献量化差别很大,其中烯烃对PAN生成的贡献最大,为53.1%;其次为芳香烃,为10.8%;烷烃最小,小于7%。在NMHCs组分中,异戊二烯对PAN生成的贡献最大,达到了29.4%;其次为顺-2-戊烯,5.5%;间、对二甲苯5.4%,甲苯3.9%。  外来源对广州地区的PAN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来自东莞、佛山等地的区域气团影响尤甚。秋、冬季外来源的贡献率最大,平均为56.4%;夏季相对较小,平均为9.3%,全年平均约有30%左右的PAN受到外来源的影响。PAN的浓度增量与其实测浓度具有非常相似的时间变化规律,除热降解外,PAN的损失还受到其它过程的影响。不同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及外源输送的PAN是造成PAN与O3、NO2相关性不明显的重要原因。  PAN的峰值浓度主要出现在VOCs/NOx比值为0.5~3.0之间,PAN与VOCs-NOx比值具有良好的量化关系。旱季、雨季过程PAN-O3与VOCs-NOx协同变化关系不一样。PAN的生成对NOx浓度变化较VOCs敏感,减少NOx将抑制PAN的生成,特别是在早上8:00-10:00h期间。PAN的最高月均值出现在秋季,而不是太阳辐射最强的夏季。当风向以偏北和偏南风为主时,尤其是N、NNE、SSW风向时,对应较高的PAN观测浓度,表明该来向的气团可能含有较多的PAN及其前体物。
其他文献
学位
大块非晶合金具有长程无序的独特结构,使其具有许多优于晶态金属合金的性能。文中综述了非晶合金的研究发展现状、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在诸多金属-金属体系的大块非晶研究中,有
钛与铝热物理性能相差大,采用传统熔焊方法进行连接时易生成Ti-Al脆性金属间化合物,Ti/Al异质合金被认为难以实现熔焊连接。本文采用SAl1100、SAl4043、SAl4047及SAl5356焊丝针
本课题主要针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危害以及现有的处理方法作了简要地介绍,并提出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能耗低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对于不同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对土壤N2O排放问题的研究仅限于局部地区,如沈阳的草甸棕壤、内蒙的半干旱
随着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微电子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硅单晶是电子器件制造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和决定着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潜能。实验研究和实际生产中人们主要通过直拉法生长获得硅单晶。硅单晶直拉法生长过程中,大量的固有点缺陷和杂质在固液界面处引入硅单晶基体并随着拉晶过程演化成各种微缺陷。这些微缺陷,如空洞、位错环、氧-空位复合体、氧沉淀
随着我国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含有大量重金属添加剂的饲料被广泛应用,这导致禽畜粪便中重金属元素严重超标。以此作为有机肥在农耕过程中长期施用,不仅会导致重金属在土壤和植物中的累积,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危及人类健康。因此,研究重金属形态在鸡粪堆肥发酵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探明凹凸棒的钝化机理,分析重金属形态的生物毒性对指导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凹凸棒在堆肥过程中的应
LaB6纳米材料在紫外-可见-近红外具有优异的选择吸收特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阴极,有望替代ITO、ATO、ZAO等氧化物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在透明隔热材料领域的应用。目前,对LaB6阴极靶材的的制备工艺及其对溅射薄膜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的研究罕见报道,对透明柔性LaB6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研究具有优异性能的透明柔性LaB6薄膜材料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碳热还原法获得高纯LaB6粉
本文对焦化废水的来源、特点、主要组成、目前处理技术现状等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特别对生物强化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介绍了本文的实验部分用到的脱氢酶活性检测技术和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