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将基于对SOAP技术进行的深入研究,探讨一种新的、能实现异构组件互操作的解决方案.论文2.1节先从总体上介绍并分析了组件技术及组件互操作机制,阐述了文中异构组件互操作的内涵,分析现有的Bridge技术方案在目前情况下存在的技术难点和不足.2.2节对几种主要的远程过程调用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2.3节中阐述了SOAP技术原理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几项关键技术:XML,WSDL和UDDI规范.这部分内容构成了论文的基础理论部分.该文在3.1节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之后在3.2节中提出了一个基于SOAP RPC的、能实现异构组件互操作的应用模型——MHCSR,并对MHCSR模型中各层的功能进行了分析,3.3节中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对MHCSR模型进行了刻画,描述了松散耦合的系统L中,不同体系结构的子系统A和子系统B之间通过SOAP RPC实现组件间交互的过程.3.4节对MHCSR模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论文的第4、5章将基于一个原型实例来验证前面提出的MHCSR模型的可行性.BTBAS原型系统是为AT&G国际商贸公司开发的一个B2B的网上拍卖系统,完成后的项目除了将有效地集成原有的ERP系统之外,还允许其它的应用系统通过SOAP RPC参与公司的网上拍卖业务.实例证明,基于SOAP RPC的异构组件互操作的应用模型(MHCSR)确实可以满足Internet环境下异构组件的交互需求,对类似的跨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项目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论文分六章,包括:1、引言;2、相关基础理论;3、基于SOAP RPC实现异构组件互操作的应用模型(MHCSR);4、BTBAS原型系统;5、MHCSR模型在BTBAS中的应用;6、系统评价及其今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