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电活动监测在产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yz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围产结局是一个地区母胎保健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理想的产程监护对改善围产结局有重要意义,其中宫缩的监测是关键环节之一。目前临床上没有理想的宫缩监测方法,现有的分娩压力监测(TOCO)、宫内压导管压力监测(IUPC)和传统徒手触摸宫缩等监护技术能间接地、粗略地评估子宫收缩情况,但各自存在不足和争议。子宫肌电活动可以反映子宫肌肉纤维兴奋的原始过程,是子宫收缩的基础。目前已有研究将子宫肌电活动监测用于评估早产、临产及安胎治疗,但未有研究将子宫肌电活动监测用于对整个产程的宫缩监测。本研究将子宫肌电活动监测应用于评估正常分娩中子宫肌电活动情况,分析正常分娩过程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产后的子宫肌电活动的变化特征,同时,观察接受连续性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治疗孕产妇的子宫肌电活动的变化,分析 PCEA对子宫肌电活动的影响。  第一部分正常分娩产程中子宫肌电活动的变化特征  目的:  应用人体体表记录到的子宫肌电信号对子宫肌电活动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了解子宫收缩状况,分析正常分娩过程中子宫肌电活动的变化特性。  材料与方法:  1、实验对象:自然临产的住院分娩初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产妇10名,第一产程活跃期产妇10名,第二产程产妇10名,产后半小时内产妇10名。  入选标准:孕足月、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无母婴合并症、未给予分娩镇痛及产程干预措施、经阴道分娩的年龄<35岁、BMI<30的初产妇。  排除标准:经产妇、双胎妊娠,羊水过多、有母婴合并症、剖宫产者。  2、体位子宫肌电活动监测:孕妇腹部近肚脐周围各5CM的体表面,贴置4个电极片,胯部贴置1个地线电极片,与子宫肌电监测仪连接,采样频率为0.34-1.0赫兹,捕获及采集孕妇不同产程,包括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产后半小时内(将电极片下移监测产后半小时内的子宫肌电活动)的连续体表子宫肌电活动各30分钟;使用Lab-chart reader软件提取子宫肌电信号包络获取子宫肌电活动各参数,包括子宫肌电活动爆发波动作电位的功率密度谱(Power density spectrum,PDS)、峰值频率(PDS peak frequency)、振幅(PDS peak amplitude)、持续时间(Duration)、面积积分(Integral),并应用Lab-chart reader软件 EMG图象特征的分析。  3、胎监监测:子宫肌电活动监测的同时给予胎心监护及宫缩监测。  4、统计学分析比较:孕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产后半小时内的EMG参数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方差齐性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检验(LSD),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 T3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repeated measures)用于 EMG各参数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子宫肌电活动与子宫收缩:  子宫肌电监测和Toco监测同时记录到孕妇子宫收缩时的波形图。子宫开始收缩时,反映在子宫肌电图(EMG)和胎监(Toco)上是由基线逐渐上升的平滑波,EMG的振幅为20.88±2.59 uV,Toco的子宫收缩强度百分比为28.33±5.00%;当子宫收缩强度达到峰值时,MG波和Toco波上升到最高峰,EMG的振幅为52.22±2.68 uV,Toco的子宫收缩强度百分比为88.11±6.95%,随后由最高峰缓缓下降,EMG的振幅为33.50±3.64 uV,Toco的子宫收缩强度百分比为=37.22±5.65%,直至基线水平。  2、先兆临产、临产及不同产程的 EMG图像特征:  1)EMG显示先兆临产的子宫肌电图特征:稀少、孤立的动作电位伴峰值振幅低,持续时间短;临产的子宫肌电图特征:密集的动作电位伴峰值高频率,高振幅,持续时间长。  2)第一产程潜伏期的 EMG图像特征:间隔约3分钟出现一孤立的动作电位伴峰值振幅低,持续时间短;第一产程活跃期的 EMG图像特征:间隔约1-2分钟出现一密集的、高频率、较高振幅、持续时间较长的动作电位爆发波;第二产程的 EMG图像特征:密集的、高振幅、持续时间长的动作电位爆发波;产后半小时内的 EMG图像特征:间隔约4-5分钟出现一孤立的动作电位伴峰值振幅低,持续时间短。  3、正常分娩不同产程的 EMG各参数变化:  第一产程潜伏期,子宫肌电活动的功率密度谱为88.63±8.60 uV*Hz,峰值频率为0.60±0.58 Hz,振幅为28.79±6.14 uV,持续时间为26.72±4.10 Min,面积积分为179.36±22.04 uV*s;  第一产程活跃期,子宫肌电活动的功率密度谱为103.11±5.43 uV*Hz,峰值频率为0.66±0.05 Hz,振幅为50.71±3.21 uV,持续时间为34.04±5.17 Min,面积积分为256.98±43.95 uV*s;  第二产程,子宫肌电活动的功率密度谱为132.95±7.51 uV*Hz,峰值频率为0.80±0.05 Hz,振幅为77.86±10.29 uV,持续时间为49.28±1.92 Min,面积积分为482.59±64.89 uV*s;  第三产程及产后半小时内,子宫肌电活动的功率密度谱为85.27±8.90 uV*Hz,峰值频率为0.59±0.03 Hz,振幅为33.16±4.61 uV,持续时间为22.59±4.57Min,面积积分为173.59±21.49 uV*s。  结论:  1、子宫肌电活动与子宫收缩的出现具有一致性,子宫肌电图(EMG)可以反映子宫肌肉收缩情况;  2、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至第二产程,EMG各参数值表现为功率密度谱增加,峰值频率增快,振幅增强,时间延长,面积积分增大,于第二产程达到最高值,胎盘娩出后的产后半小时内,EMG各参数值逐渐下降;随着产程的进展,子宫肌电活动的频率、强度、能量等随产程不断变化,为产程宫缩力的评估提供参考价值。  第二部分连续性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子宫肌电活动的影响  目的:  子宫肌电活动可以反映子宫收缩情况,用子宫肌电活动监测接受连续性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治疗孕产妇的子宫肌电活动的变化,观察 PCEA对子宫肌电活动的影响,进而探讨 PCEA对产程可能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实验对象及分组:  1)实验对象:自然临产的住院分娩初产妇30名。孕妇入选与排除标准:孕足月、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无母婴合并症、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年龄<35岁、BMI<30的初产妇入选。经产妇、双胎妊娠,羊水过多、胎先露异常、有母婴合并症、产程中使用药物或给予特殊处理者、剖宫产者排除。  2)实验分组:30名初产妇分为2组:  PCEA组:20名孕产妇无硬膜外阻滞禁忌症;在规律收缩伴宫颈扩张2cm时自愿或要求接受连续性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治疗;孕妇接受其他形式的止痛药或孕妇在研究开始时(规律收缩伴宫颈扩张2cm)没有接受 PCEA治疗,而后在第一产程后期要求给予 PCEA治疗者排除在研究外。  对照组:产程中未给予任何镇痛方式的初产妇10名。孕产妇可通过呼吸、按摩等方式减轻分娩疼痛。  3)每组的每名孕妇产程分成5个时间段(Period I-V):以规律收缩伴宫颈扩张2cm(PCEA治疗点)为研究分界点,分为 PCEA镇痛前30min(Period I)、PCEA镇痛显效后(30min、60min、120min)和第二产程(Period V)五个时间段。  2、连续性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治疗:  孕产妇签署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后,在持续心电监护下进行硬膜外穿刺(L2–L3,L3–L4),向头端置管3–4 cm,回抽无脑脊液和血液后,给予首剂0.1%左旋布比卡因+5μg/ml舒芬太尼共10 ml。0.0625%左旋布比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共240 ml置于自控镇痛泵。根据产程进展、子宫收缩情况、产痛程度平均追加15ml/h。子宫口开全后停止给药,胎儿娩出后再给药1次。  3、体表子宫肌电信号记录及子宫肌电活动各参数分析:  孕妇腹部近肚脐周围各5CM的体表面,贴置4个电极片,胯部贴置1个地线电极片,与子宫肌电监测仪连接,采样频率为0.34-1.0赫兹,捕获和采集 PCEA镇痛前30min、镇痛显效后(30、60、120min)和第二产程的 EMG变化情况各30分钟;使用Lab-chart reader软件提取子宫肌电信号包络获取 EMG各参数,统计分析两组EMG各参数的差异。  4、临床资料的记录、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两组孕产妇年龄、BMI、孕次、胎龄、宫颈扩张、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第1分钟和第5分钟的 Apgar评分。  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S-W方法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误(x±s)表示。组间采用配对 t检验进行比较,组间各部分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方差齐性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检验(LSD),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s T3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repeated measures)用于 EMG各参数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孕妇基本特征:两组孕产妇在年龄、孕周、BMI及身体状况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两组间子宫肌电 EMG各参数变化:  1)30分钟内子宫肌电活动爆发波的次数:Period I(对照组=6.60±0.97次/30分钟;PCEA组=6.55±1.32次/30分钟)和Period V(对照组=8.90±0.88次/30分钟;PCEA组=8.00±1.41次/30分钟),两组孕产妇30分钟内子宫肌电活动爆发波的次数相似,统计无差异;Period II(对照组=6.60±1.08次/30分钟;PCEA组=1.45±0.60次/30分钟),Period III(对照组=7.20±1.03次/30分钟;PCEA组=3.55±1.15次/30分钟),Period IV(对照组=7.80±1.23次/30分钟;PCEA组=6.05±1.05次/30分钟),PCE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值,两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  2)动作电位的功率密度谱:Period I(对照组=81.86±9.37 uV*Hz;PCEA组=81.65±13.58 uV*Hz)和Period V(对照组=135.76±10.45 uV*Hz;PCEA组=113.19±14.28 uV*Hz),PCEA组孕产妇子宫肌电图的功率密度谱值相似,统计无差异;Period II(对照组=81.80±12.56 uV*Hz;PCEA组=18.29±5.24 uV*Hz),Period III(对照组=93.91±4.48 uV*Hz;PCEA组=47.51±7.76 uV*Hz),Period IV(对照组=100.69±3.01 uV*Hz;PCEA组=78.21±19.76 uV*Hz),PCE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值,两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  3)峰值频率:Period I(对照组=0.56±0.05 Hz;PCEA组=0.55±0.05 Hz)和Period V(对照组=0.76±0.05 Hz;PCEA组=0.76±0.04 Hz),PCEA组孕产妇子宫肌电图的峰值频率值相似,统计无差异;Period II(对照组=0.56±0.06 Hz;PCEA组=0.34±0.06 Hz),Period III(对照组=0.60±0.07 Hz;PCEA组=0.39±0.06 Hz),Period IV(对照组=0.65±0.05 Hz;PCEA组=0.46±0.05 Hz),PCE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值,两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  4)面积积分:Period I(对照组=171.79±22.70 uV.s2;PCEA组=171.75±12.29 uV.s2)和Period V(对照组=489.31±68.30 uV.s2;PCEA组=474.22±69.14 uV.s2),PCEA组子宫肌电活动的面积积分相似,统计无差异;Period II(对照组=171.39±22.22 uV.s2;PCEA组=42.73±13.04 uV.s2),Period III(对照组=193.73±14.09 uV.s2;PCEA组=88.19±18.42 uV.s2),Period IV(对照组=251.65±45.47 uV.s2;PCEA组=189.57±42.33 uV.s2),PCE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值,两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  5)振幅:Period I(对照组=22.02±6.59 uV;PCEA组=21.65±5.29 uV)和Period V(对照组=80.76±24.06 uV;PCEA组=83.19±19.54 uV),PCEA组子宫肌电活动的振幅值相似,统计无差异;Period II(对照组=21.78±9.65 uV;PCEA组=8.29±1.27 uV),Period III(对照组=33.73±3.37 uV;PCEA组=15.51±2.29 uV),Period IV(对照组=50.51±2.47 uV;PCEA组=20.21±9.28 uV),PCE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值,两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  6)持续时间:Period I(对照组=21.77±3.42min;PCEA组=21.64±1.37min)和Period V(对照组=49.97±2.10min;PCEA-treated组=45.56±6.88min),PCEA组子宫肌电活动单个爆发波的持续时间相似,统计无差异;Period II(对照组=21.07±2.87min;PCEA组=10.55±1.02min),Period III(对照组=29.40±5.53min;PCEA组=19.98±1.66min),Period IV(对照组=31.88±6.04min;PCEA=25.57±7.75min),PCE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值,两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  3、孕产妇及新生儿分娩结局:  1)宫颈扩张情况:Period I(对照组=2.00±0.00cm;PCEA组=2.00±0.00 cm),Period II(对照组=2.20±0.42cm;PCEA组=2.10±0.31cm),Period III(对照组=2.90±0.99cm;PCEA组=2.70±0.66cm),Period V(对照组=10.00±0.00cm;PCEA组=10.00±0.00cm),两组宫颈扩张速率相似,统计无差异;Period IV(对照组=5.00±1.49cm;PCEA组=3.30±1.30cm),PCEA组宫颈扩张速率低于对照组值,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产程比较:PCEA组第一产程时间(PCEA组=469.1±89.9 minutes)、第二产程时间(PCEA组=51.95±21.185 minutes)均长于对照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对照组=386.4±86.5 minutes)、第二产程时间(对照组=35.1±15.8 minutes),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新生儿结局:两组间新生儿1分钟(对照组=9(8-10);PCEA组=9(8-10))和5分钟(对照组=10(9-10);PCEA组=10(9-10))的 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PCEA起效后,子宫肌电活动的30分钟内子宫肌电活动爆发波的次数,动作电位的功率密度谱,峰值频率,振幅,持续时间,面积积分均降低;  PCEA可暂时性抑制子宫肌电活动,随着产程进展,PCEA影响的子宫肌电活动可逐渐恢复,但仍然达不到生理状态,PCEA给药停止,子宫肌电活动可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对易发生HDN的孕妇血型血清学检测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指导作用.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技术对1500例孕产妇进行ABO血型及Rh血型定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I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用症状自评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及自制量表对357名妊娠
目的 研究参松养心胶囊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甲亢后心房纤颤的临床观察.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甲亢后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362例,将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或临床观察
原发性遗尿症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疾病之一。据统计,7岁儿童中原发性遗尿症患病率约为10%.18%。研究表明,原发性遗尿症不仅是一种躯体疾病,而且可能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与行为发育,给患儿
目的 探讨分析甲状腺囊实性结节良恶性应用高频超声鉴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从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高
目的 对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继发性定癫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入我院诊治并经手术病理金标准确定为甲状腺癌的20例患者(研究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20例
目的 观察舒阴止痒汤联合克霉唑栓、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接治的脑血管病患者480例,按照随机、双盲、平行的对照设计原则分为两组各240例.治疗组